三國圈_第五章 豈曰寂滅兮與子同殤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

鄧茂搓了搓臉,深深吸了口氣,“最好本日就走,不必多留。”

“將軍如此火急?”

歲在甲子,天下大吉!

站在岸上簡易踏板前的李軒蹦了起來,衝動的單臂高舉,昂聲應了聲標語,才笑嘻嘻的衝牛春眨眼,“牛叔,你放心吧,碰到豪傑爺說不過,大不了我就入夥。天下之大,那邊不是我家?在哪落草都是一樣滴!待我感化了豪傑爺,你我再合兵一處,共造黃天。”

鼓吹天下大同的衣冠士族,又為何偏要以族譜自恃,偏要以衣冠與黔黎百姓分個涇渭清楚?

“如此多的財帛,受之有愧,難以承擔。”

李軒聽是軍機,怕不是詐,放下心來,自傲滿滿,“護兵倒是不消,將軍兵寡,恰是用人之際,豈能分兵?範鯉,簡承二小,家住四周,隨族親一起被虜,想必父母馳唸的緊,交予鄙人暫衝領導,如何?”

以是,牛春的頭上,多了塊黃巾

“會。”

豈曰無天兮黃履其蒼,承平清道兮共贍家邦。

鄧茂整小我都頹了,強撐著纔沒有倒下,胸中憋悶的濁氣一呼而出,唇角掀起一抹暗澹的笑容,轉頭看向李軒,小眼神樸拙非常,“我怎會誆你?你未曾願為我入範陽做內應麼?範陽旬月可下,內應就不必了,不如往去涿縣如何?等本將雄師一至,你我裡應外合,州城可破,大功一件啊。”

“小仙兒是條男人,你看他慷慨赴死,萬分安閒。”

牛春是老父除役子來替,長幼離家,內伐不臣,外禦敵寇,遠征吐穀渾。前後二子,雙雙陣亡疆場。

……

津口折轉之處,再往東北,漯水河道漸寬,易遇官軍水軍巡船。

……

“為你不值得費那麼多箭。”

“各位早點回吧。”

連通舟排與岸上的不過兩塊薄薄的踏板,人踩在上麵都壓的一高一低。馬怯懦,感受腳下鬆,拉著都不走,折騰半天,纔不情不肯的被拽登陸。

“唉。”

篷舟漿排上的黃巾眾,先是搭了兩塊長板,用於連通岸上的棧橋,又試過支撐,舟排上搭載的人畜箱籠,纔開端前後分過。

“唏呼呼。”

牛春望著遠去的一行人馬,神情略顯忸捏,“真是看錯了人。”

黃巾軍的簡易舟排,一旦碰到官軍戰船,還手的餘地都冇有。

黃巾軍與漁家漁民的分歧,不過腦袋上多了塊黃巾。

津渡口兩河訂交處,不乏舟楫相會,載著承平道徒的漿排輕舟,撒網放鵜鶘捉魚的漁家漁舟,互不滋擾。

範陽的阿誰縣令真可愛,竟然對疆場叛逆的放箭,真是慘絕人寰,生生造出了投效無門的冤案。

“俺當初還覺得是個騙子。”

“…那就三匹健馬,再予你兩個護兵,路上幫襯。”

說著,又是嗷的一嗓子,“放心吧大夥,不必等我,天國不空,我誓不成佛!”

幸虧,明天就是與一班亂黨分彆的日子了。

“牛叔,謝了啊。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