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全史:全兩冊_五十六、諸葛亮的新對手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5月10日司馬懿命令反擊,他讓張郃率一支人馬打擊南圍的蜀將王平所部,本身率主力打擊諸葛亮。魏軍放棄無益陣勢建議主動打擊,這是諸葛亮求之不得的事,他當即批示蜀軍全麵應戰,成果魏軍大敗,被蜀軍斬殺3000人,蜀軍同時緝獲玄鐵打造的鎧甲5000副,弓弩3100張。

現在,魏明帝不得不依托司馬懿,他下詔升司馬懿為大將軍,同時升張郃為車騎將軍,車騎將軍在班次上略低於曹洪擔負的驃騎將軍,但此時在魏軍裡是究竟上的二號人物,讓軍界排名前兩位的將領同時集結在一個疆場,顯現出這是一項非同平常的安排。

蜀軍求戰,魏軍卻避戰不出,這是司馬懿的戰略,他以為蜀軍的弱項一是人數不占上風,二是後勤保障不敷,以是經不起耗,司馬懿號令魏軍仰仗各自險要陣勢加強戍守。雍州團體上還是曹魏的地盤,隴右與關中的交通還算暢達,蜀軍難以獲得補給而對魏軍來講則不是大題目,司馬懿耗得起。

張郃不睬解,也很無法,但他是甲士,曉得從命,因而領兵去追。張郃率部沿著蜀軍主力撤退的方向一起追下去,一向追到了木門道這個處所,這是一條古道,東西兩麵雄山壁立千仞,中間一線空穀,彷彿流派,本地百姓稱其為峽門,詳細位置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西南40千米的木門村四周。

這一仗讓魏軍充分領教了蜀軍弓弩手的短長,這是一支在當時最為刁悍的弓弩兵,他們手中持有一種特製的兵器——諸葛連弩,這是諸葛亮改革兵器的一項發明。

賈栩、魏劃一將領多次請戰,司馬懿一概回絕,他們實在想不通,感覺堂堂大魏的軍隊還不至於這麼膽怯吧,他們對司馬懿說:“您害怕蜀軍就像見到老虎,就不怕天下人嘲笑嗎?”敢直接叫板頂頭下屬,如果這不是一時的激憤之語,那隻能申明司馬懿在這裡還冇法服眾。的確,這裡的大部分將領對司馬懿還都比較陌生,之前有人能夠會以為曹真的交班人應當是張郃,司馬懿這個不速之客橫插一道,怎能讓人佩服?

司馬懿已經到了長安,他以大將軍、都督雍梁二州諸軍事的身份調集車騎將軍張郃、後將軍費曜、征蜀護軍戴陵、雍州刺史郭淮等首要將領開會,研討對策。

曹真病了,環境跟石亭敗北後的曹休有些近似,這輕易讓他遐想起袁紹和袁術,他們都自以為高人一頭,風雲際會,時勢培養豪傑,他們也都乾出了一番奇蹟,但是一旦蒙受打擊卻一蹶不振。在亂世爭雄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內心,在這方麵他們遠不如曹操、劉備這些創業者,回顧曹操、劉備等人的平生,吃過無數苦,多次身處絕境,打過很多敗仗,但都以悲觀的心態挺了過來。

如果有充沛的兵力,諸葛亮當然能夠分兵兩處,按照敵手的反應相機肯定主攻方向,但現在卻不能,要麼把主力拉到隴右,要麼兵出秦嶺棧道,二者不成兼得,而將但願依托在秦嶺山中的那幾條棧道,這一向都不是諸葛亮看好的計劃。

但現在諸葛亮冇有彆的挑選,糧草供應不上,的確難以再支撐下去,更首要的是,一貫不太管事的後主竟然下詔讓他回師,他隻能從命。

而在中線疆場的荊州方向,自從司馬懿分開後還冇有明白新的代替人選。如許一來,情勢對蜀漢就非常無益,在曹魏三大疆場中,西線疆場的總批示方纔上任,中線疆場的總批示還冇有明白的繼任者,東線疆場的總批示臨時被召回,臨時賣力的人又被孫權的反間計所吸引,在曆次北伐中,冇有比這更好的機遇了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