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孫策一臉冷酷,周瑜也感覺無趣,正色道:“好吧,袁紹多謀寡斷,袁術有勇無謀,又加上兄弟鬩牆,縱使學得光武天子外相也可貴其精美。隻是袁家四世三公,弟子故吏遍天下,卻也不成小覷。”
比如說袁術,孫堅懾於袁術的家世,將南陽拱手相讓,袁術是以表孫堅行破虜將軍,領豫州刺史,廁身一方諸侯,孫家父子對袁術非常戴德,孫策最聽不得彆人說袁術不好,但現在的反應卻與之前大相徑庭,判若兩人。
接連被孫策否定,周瑜氣勢受挫,不免有些懊喪,又有些不平。他給孫策提了兩個建議,實際上隻要一個建議,也就是分開中原,暫避鋒芒。在他看來,孫家氣力太弱,憑藉袁術還能夠,離開了袁術,他們哪有資格參與混戰,不如找個偏僻之地堆集力量,等候機會。機遇固然未幾,總比做袁術的虎倀好。他承認,這和孫策要求的爭霸天下有必然間隔,但他以為這是最合適孫策的生長戰略。
孫策含笑不語。你如何說都行,隻要不思疑我是假貨就好。
“這還用說?當然是憑藉袁氏了。”周瑜笑了起來,隻是笑得有些滑頭。“伯符,令尊現在做的就是最好的挑選。袁氏四世三公,負天下之望,現在袁公路據南陽,袁本初據河北,天下豪傑爭相附從,山東幾近都是袁家的天下,用不了幾年……”
-
“占有吳會輕易,想守住卻難。若仇敵占有荊州,順江而下,江東無險可守,以是說能夠苟安,不敷以爭天下。”
孫策反應平平,周瑜卻不自發的皺了皺眉,心中微生波瀾。他和孫策同齡,又一見仍舊,但兩人上風分歧。孫策技藝好,是可貴的懦夫,他則家學淵源,在見地上略勝一籌。如果兩人比武較技,孫策天然占上風,如果像明天一樣論及兵法政務,他倒是當仁不讓的報告者,孫策凡是隻要聽的份。但是明天孫策的反應分歧以往,無形中多了幾分自傲,彷彿對他要說甚麼心知肚明,讓他頗感不測。
孫策眯起了眼睛,笑得更加親熱。“公瑾,起首,我冇有說我要爭霸天下,隻是會商天下情勢。其次,誰說我就必然不可?就因為我孫家出身孤微?你彆忘了,高天子起於沛縣時不過是一個亭長,光武天子起於南陽時不過是一介農夫。家父現在是豫州刺史,行破虜將軍,封烏程侯,起點總比他們高一些吧?”
周瑜點點頭,他的確是這麼想的。孫家是吳郡人,去江東生長當然最合適。“丹陽出精兵,進可越江而攻,退可憑江而守,掠奪吳會。且丹陽太守周昕不諳兵事,正可一鼓而下,據而有之。”
見孫策說得當真,周瑜也收起打趣之心,想了一會兒。“如果就天下情勢而言,我覺恰當安身南陽,進據河北,就像光武天子當年一樣。不過……”他又瞅了孫策一眼,眼中帶笑。“袁本初恐怕分歧意。”
周瑜語塞。他曉得占有江東輕易,爭天下難,孫策能想到這一點很不輕易,特彆是回絕了榮歸故裡的引誘很有魄力。但就孫家這點氣力,除此一策,你還能如何樣?
孫策內心鬆了一口氣。這麼看來,漢家天下固然另有二十多年,但在很多人的眼裡隻怕已經是日落西山,餘日無多了,起碼在周瑜看來,爭霸天下、改朝換代並不是甚麼不成以會商的題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