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麼,當初父親為何向劉備大力保舉諸葛亮呢?”司馬芝訝然道。
夜深露重,夜色愈濃。
“故吾便當用劉備求賢若渴之火急表情,先行說動諸葛亮,說天下唯有劉備能給其一人之下、萬人之上的位置,必將流芳百世,青史留名。早就胸有成竹的諸葛亮,思來想去,同意了吾之定見,拜請我找機遇向劉備保舉。他本身經心籌辦《隆中對》,然後三番五次用心不與劉備相見,坐地起價,待價而沽。讓求賢若渴、急病亂投醫的劉備更加急不成耐,非得之而後快。接下去就是三顧茅廬,巧對隆中,如魚得水,火燒新野。”
“對了。前者夏侯淵雄師前來與荊州軍相拚,本來我們袖手旁觀,在一旁看大戲,讓勢均力敵的他們拚個你死我活的。但是成果倒是大相徑庭,連縱橫天下的豺狼騎也被荊州軍給全滅了,真的是出乎料想以外。以是,我們為了製止突破均勢,不讓夏侯淵全軍淹冇,纔不得不脫手相救。誰曉得功虧一簣,導致衛繼被擒。”司馬芝恨聲道。
“說得有事理。所謂成王敗寇,汗青都是勝利者寫的。”司馬徽慎重其事道:“以是,我們司馬家屬的霸業不容失利。”
司馬芝聽得津津有味,大讚道:“父親隻是動了動嘴,用了兩個門徒,便把三位雄主、天下情勢玩弄於股掌之間,讓曹操之勃勃野心和畢生抱負變成了南柯一夢!揮手之間,千古赤壁檣櫓灰飛煙滅,三足鼎立一蹴而就!縱觀古今表裡,再無二人,父親真乃空前絕後之絕代奇才!”
司馬徽父子的一席話,把在屋頂上偷聽的趙雲聽得心驚膽跳,感慨不已。
“不曉得,百年以後,世人如何說吾,史乘上如何寫我啊!”司馬徽謂然歎道。
司馬徽笑了笑,撫須道:“然也!諸葛亮樣樣皆通,天下王佐奇才,善於治國理政,乃安邦定國之行政良才,如用之為丞相,國度必然暢旺發財。然其脾氣謹小慎微,瞻前顧後,不敢弄險。須知兵凶戰危,戰機一縱既逝,四平八穩的那裡能取得勝利。故而其並分歧適領兵兵戈,蓋因將略應變,非其所長歟!一句話,就是治戎為長,將略為短,理民之乾,優於將略。龐統固然也是奇才,行軍兵戈敢出奇招,兵行險著,但是性吃緊躁,急功近利。關羽、張飛固然是萬人敵,但關羽孤傲,淩上恤下;張飛暴躁,敬士淩下。此二人遲早敗亡。關、張及其他餘者皆可為一方大將,唯有趙雲可覺得帥。但吾料劉備一定能重用他。”
想不到司馬徽如此短長,竟然憑一己之力便攪起了大漢風雲,揮手之間天下遍三足而立。實在是令人佩服不已。
“天底下哪有如許獎飾自家父親的。”司馬徽瞥了司馬芝一眼,笑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