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雄圖_第146章 孫權親征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“此計大妙,能夠一箭雙鵰。既可保護孫劉聯盟結合抗曹的大好局麵,又可報曹軍奪吾妾之仇。”孫權碧眼一亮,表情大好,滿臉笑容,拍著大腿喊道。

“吾受教了!”孫權整了整衣冠,躬身向張昭見禮道。

(碼字很辛苦,請諸位看官多鼓勵、點擊、保藏、保舉、打賞!)

“對了,前段時候由荊州之戰中,潘璋先向主公請罪。我和甘將軍急主公之所急,想快點幫主公奪回荊州,了結主公的心願,誤中了敵軍的奸計,大敗而歸。不過,大耳賊的兒子叫阿鬥蠻好的,他固然傻裡傻氣呆瓜一個,卻非常誠懇夠義氣,他挺給主公麵子,挺尊敬主公,一口一個孃舅叫得好甜。他誠懇提示我們,江陵內裡設有埋伏,叫他們千萬不要出來,但可惜我們不聽,就著了道。阿鬥還吵架了伏擊我們的糜芳、士仁,讓他們停手放過了我們,我和甘將軍才幸運逃得性命。看來,這個傢夥真的是人畜有害,劉備百年以後,他一輩子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怕是守不住啊。我以為,由阿鬥繼位比誰都好,對江東都有好處。”潘璋恭謙道。於太忙,冇來得及聽取你們的環境彙報。趁現在有空,你就說說荊州之戰的環境吧。”孫權表情大好,饒有興趣地問道。

在群臣當中,張昭最得孫權恭敬和信賴,不但僅因為張昭是孫權的教員,更首要的是,張昭乃托孤重臣,有擁立孫權大功。孫策死前叮嚀孫權說:時候內事不決問張昭,外事不決問周瑜。孫策身後,在繼位局麵混亂的危急之際,作為首輔大臣、張家家主的張昭挺身而出,率先推戴孫權,敏捷安寧了世家大族的民氣,穩定了江東的局勢,能夠說是功蓋江南。

孫權大馬金刀坐在寶座上,臉帶殺氣,厲聲道:“子敬頓時出使荊州。吾領兵六萬親征合肥,張昭、顧雍、張溫、諸葛瑾、韓當、淩統、陳武、潘璋、甘寧、朱桓、全琮、呂據、朱異隨吾出征。賀齊、孫韶率軍一萬為救應。兵貴神速,明天淩晨半夜造飯,五更解纜,兵發合肥。”

固然張昭說得有些誇大,但也不無事理。孫權曉得陸遜才調瀰漫,文韜武略直追周瑜,但是孫權對其倒是嚴加防備和深深顧忌。

“主公啊,陸遜乃江東璞玉,自視甚高,自比孔明龐統,但也不能如此輕視我主,這但是欺君大罪啊。吾傳聞陸遜對主公招延漂亮聘求名流,召入幕府為東曹令史頗不對勁。常常抱怨本身滿腹經綸,卻不得主公重用,還不如鬥大字不識一個的吳下阿蒙——呂蒙。自發得討會稽山越賊帥潘臨、鄱陽尤突,破丹楊費棧,平山寇叛,精卒數萬等,覺得蓋世奇功。又聞其先前曾暗戀過尚香郡主,欲作主公妹夫,嫌其妻討逆將軍之女過於年幼,兩情並不相悅,對主公之媒人之言很有微詞。以吾度之,陸遜定是還記得其從祖父被害一事。”張昭侃侃而談,麵不改色。在張昭眼裡,對張家

“你本身看吧。”孫權遞過陸遜的手劄。

“哎,文珪啊,你謬獎了。哈哈哈!”孫權拍著潘璋的肩膀,豪放地笑道,明顯非常受用。

孫權回身,目光炯炯有神看著魯肅,問道:“子敬,現在局勢,計將安出?你如何看?”

“子敬所言甚是!我劃一意魯都督之見。”張昭等人異口同聲道。

張昭見狀,躬身材貼問道:“主公,何事令您如此愁眉不展?!可否讓老夫參詳一二?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