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雄圖_第150章 紫蓬山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

“合肥彙合數條陸路水路,為揚州南北交通、東西軍事之計謀關鍵。豫州南境的汝南、弋陽、安豐等郡都在大彆山北麓,我軍若從其南邊打擊,則背臨大江,穿峰越嶺,情勢比較艱钜。若能占據合肥,解纜西行,經廬江郡之六安,陸路可達豫州南部諸郡。一起皆為坦途,無高山大川之阻,交通非常便利。江東海軍可沿肥水過芍陂、壽春入淮,沿淮高低有多條通往北方的水路,東有渦、泗,西有潁、汝等,可供進兵挑選。而水道比陸路更快更安然本錢最低,這條行軍線路對我們更加無益。”呂蒙胸有成竹,侃侃而談。

見孫權如此痛苦,呂蒙全然不顧腰傷撕心裂肺的疼痛,霍然坐立,五體投地,聲嘶力竭道:“主公放心,呂蒙有生之年,隻要有一口氣在,縱使粉身碎骨、萬劫不複,也要竭儘儘力讓主公安坐荊州!”

孫權微微點頭,撫須反問道:“子明有何高見?”

呂蒙闡發得有條有理,孫權、張昭聽得幾次點頭,點頭讚成。

本來孫權最想見到的成果,就是盼望著被本身視為一存亡敵的曹操與劉備,這兩個漁翁拚得兩敗俱傷,元氣大損,把成本拚光。如許的話,他便能夠穩穩的坐收漁翁之利。

但是,張昭還是不依不饒,拉住孫權的衣袖,喋喋不休道:“仲謀呀,不成輕動。不聽白叟言,虧損在麵前。免獲得時候悔怨莫及!”

“前者陸遜兵敗荊州,現在呂蒙折戈合肥。我軍連折兩陣,傷亡慘痛,士氣降落,軍心不穩。而敵軍挾得勝之師,士氣高漲,剋意進取,氣勢放肆,又占天時,據城死守,加上救兵不竭,實在是勝之不易啊。”張昭哀歎道。

“子明不愧為我江東名將,闡發鞭辟入裡,地理瞭然於胸。所謂豪傑所見略同,吾也深覺得然啊。要與曹操曹丕父子爭天下,合肥乃兵家必爭之地。如我軍不能拿下此地,則北伐大計必將一無所成,一統天下更會淪為一個泡影。子明啊,你要用心研討,當真運營如何能拿下合肥,不要把統統的精力和心機都放到荊州。我們要未雨綢繆,做好兩手籌辦,所謂東方不亮西邊亮,不能在一棵樹吊頸死啊。”孫權目光通俗,意味深長道。

孫權點起甘寧、潘璋、徐盛、淩統、宋定、徐顧六員大將及三十名馬隊,快馬加鞭,徑往合肥不遠的紫蓬山。

紫蓬山距合肥城約一裡,為合肥境內聞名遐邇之名山,大彆山之餘脈,山巒如帶,起伏蜿蜒,自西向東連綿數十裡。主峰海拔近兩百米,北麵山勢較緩,南麵峻拔挺拔。

旗艦外江風吹拂,旗號飄飄,江水喧鬨,無聲流淌。

主動假裝投降曹氏父子,穩住他們以後,再用儘統統體例拖他們下水,儘力攛掇鼓勵曹操一起出兵共擊荊州。

一起無事,杳無火食,就連平經常常出冇的樵夫、采藥人都了無蹤跡,估計都被戰役嚇破了膽,在家閉門遁藏。

“子明,汝就放心養傷,軍中之事情,吾親身摒擋批示,定大敗曹軍,取下合肥,為江東死難將士報仇雪恥!吾頓時帶人去察看地形,體味敵情。這就是吾先祖孫子所聞名之《孫子兵法》所雲: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莫非吾兵家之祖的後代反不如張遼匹夫耶?!哈哈哈。”孫權不容張昭、呂蒙多言,便大步流星,掀簾而出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