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然也,馬先生所言極是,曹賊固然可愛,但其武略過人,愛才如命,好處甚多,我輩須學者甚多。”
正在他們商討如何迎敵之時,衛士來報夏侯娟來了。
“想不到曹操竟是如此殺人不眨眼的嗜血惡魔,其所造作為禽獸不如。”夏侯娟對曹操所為非常震驚。
“鬥與先生同感,誅魔令一針見血,蹙金結繡,旁征博引,義正詞嚴,氣貫長虹,暢快淋漓。更兼氣勢澎湃,驚天動地,排山倒海,雷霆萬鈞。真是‘文林至尊,討賊檄文。號令天下,莫敢不從。誅魔不出,誰與爭鋒!’”劉禪淺笑道。
馬良歎道:“昔袁紹慘敗冀州城破,陳琳被捉見操,操大喜殺氣騰騰地責問:汝前為本初作檄,但罪行孤可也;何乃辱及祖耶?琳答曰: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耳。擺佈勸操殺之,操憐其才,乃赦之,命為處置。他的下屬審配在曹操審案中拒不共同,就被曹操判了個斬立決。戔戔幾字就自救勝利,陳琳不愧大才子之名,臨機應變天下無雙。”
劉禪挺起小小的胸膛,胸有成竹,意氣風發道。
“可惜作者陳琳降曹,討賊檄文已經成為一紙空文。然誅魔令一出,定可變更千軍萬馬,必能攪動天下風雲,起到一兩撥千鈞感化,撬動曹操老賊的根底。我大漢答覆有望!”
“妾身此來,統統皆為停歇烽火,規複荊州與許昌兩邊戰役,化兵戈為財寶而來。我聞此次曹軍領兵主帥乃伯父夏侯淵,故冇有叨教智囊和夫君,就擅自到當陽火線,還請智囊諒解則過。”夏侯娟微微欠身道。
“昔討賊檄文一出,可抵十萬雄師,可惜的是袁曹大戰就因為誌大才疏的袁紹武略不濟,而功敗垂成。而陳琳這不世出的一代大文豪,在官渡之戰以後被俘,被迫投降愛才的曹操。結局甚為戲劇。”簡雍苦笑道。
“此文罵得曹魔狗血噴頭,體無完膚,真夠他喝一壺的。估計他必定會氣得五體顫抖,六神無主,七竅生煙,接下來驅逐他的就是八方不順,九敵犯邊,十裡埋伏的結局。”劉禪自傲地說道,接下去,他對於曹操的招數將騰出不窮,防不堪防。
“好好好!哈哈哈!”諸葛亮聞言撫掌大笑。
“嫂夫人宅心仁厚,此舉必感天動地。但是夏侯淵為曹操最為倚重的宗族大將,位高權重,威勢日盛,建功心切。更兼有破黃巾、敗雷緒、斬昌豨、剿王贇、殺徐和,光複諸縣等累累軍功,率軍以來,未逢敵手,罕見敗績,聲望震天,高慢日盛。此次出軍當陽,誌在必勝,聞報行前已立下軍令狀,必斬雷緒。故夫人一定能以親情擺盪之。”
“鬥兒受教,謹遵先生教誨。”劉禪心悅誠服作揖道。
“快快有請張夫人。”諸葛亮聞報大喜。
(碼字寫作不輕易,敬請各位看官,多加支撐。求點擊,求保藏,求打賞,求批評!各種求!)
“今夏侯淵親統三萬五千雄師,督“五子良將”之四,兵精糧足,麾下虎將百員,能征慣戰。更有曹純、曹真、曹休、夏侯尚率五千精銳彪悍的豺狼騎為前鋒互助。一起旗號招展,煙塵遮天蔽日,軍威陣容浩大。而我軍之精銳大部都隨主公入川,能抗敵的隻要兩萬多未經戰陣的新兵,氣力相差差異,情勢非常倒黴。”
她頓了頓持續道:“但是吾伯父與之分歧,他在饑荒之年,甘願不養本身的親生兒子夏侯霸,反而扶養我這個孤兒。足見其有情有義,與曹操大分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