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一軍師_第三百九十回 智者多慮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輒思一下,忽想起一事來,楊修乃說道:“來而不往非禮也。為曹孟德帳下吏之時,作相國門,始構榱桷,曹孟德自出看,令人題門作“活”字。便去。士元,解否?”

上黨是由群山包抄起來的一塊高地。

上黨號稱天下之脊,“俯瞰中州,肘臂河東、幷州,則謂晉國咽喉也”,情勢非常險要,以是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。

楊修以手代筆,就在席間指指畫畫,瞬息間一副山川地理圖呈現在陳翎、楊修兩人麵前。

“子儀大才,…!”

“碑上題作‘黃絹幼婦,外孫齏臼’八字,德祖,解否?”龐統問道。

徐行度行間,陳翎聽得龐統言道:“元嘉元年縣長度尚,改葬娥於江南道旁,為立碑,考曹娥碑碑文有‘上虞縣令度尚字博平弟子邯鄲淳字子禮撰’的字樣,由此可見,曹娥碑隸會稽。”

看了楊修、龐統兩人各自一眼以後,含笑說道:“你們說得這麼風趣,不如也我給出一題考考?”

龐統、楊修兩人各自說著話,聽到陳翎耳中感受這麼亂,遂乾休苦笑言道:“雄師開赴之際,士元你便得能回益州,而德祖,你則會隨我一同出征司隸,我三人在一起的光陰未幾,不如趁此機會,出外玩耍一番?”

“本來如此!”陳翎始悟,如此說著道。

民氣不成測,民氣亦不成防。

陳翎心中悄悄唸叨著,楊修這話莫非是在諷刺本身?

龐統不信,乃問道:“何解?”

陳翎麵紅耳赤之際,冇有是以而見惱羞之怒狀,甚得楊修之心,故而兩人拋開統統隔閡,暢所欲言,不再話下。

陳翎點頭,說道:“願聞其詳。”

虎牢關南連嵩嶽,北瀕黃河,山嶺交叉,自整天險。大有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之勢,為曆代兵家必爭之地。

楊修說完,向著陳翎一禮。

見陳翎暴露迷惑之情,楊修感喟說道:“自黃巾之亂來,虎牢關多曆烽火,前有十八路諸侯討董之事,後有張楊部將楊醜於此附近為曹操所剿除,城牆被毀殆一儘。”

楊修道:“黃絹,色絲也,於字為‘絕’。幼婦,少女也,於字為‘妙’。外孫,女子也,於字為‘好’。臼,受辛也,於字為‘辤’,所謂‘絕妙好辤’也。”

楊修昂首起來,正見陳翎神采,心中一轉,便已經曉得陳翎之意,乃說道:“子儀,我之意並非是用船攻占,而是藉此佯攻成皋,實則就是雄師趁機偷過。”

上黨的山,不但有著瑰麗雄渾的表麵,並且含蓄著無儘內涵;上黨的水,不但有著大江大河的神韻風采,並且光輝光輝。上黨山川,南北相容,剛柔相濟,真可謂坐山川娟秀之勝,擁文明昌隆之富,為仁智者神馳。

楊修指著陳翎覺得中的虎牢關那處,言道:“溫侯起家於青州,青州又有琅邪聞名天下,想必水戰定能所向披靡。”

龐統聽得楊修之言,驚為天人,歎道:“我纔不如君遠矣,乃覺三十裡。”

而楊修則是為了共同陳翎攻司隸一戰,特為諸葛亮遣來,若能在大戰之前,放鬆一下身心,亦冇有反對之意,故而隨龐統言道:“但憑子儀兄之意行事。”

誰叫本身做了那麼一件,近似於笨拙的事情來呢。

此次出遊,陳翎用心已久。

“後夏侯惇、曹仁等曹係大將為曹操所遣,駐防於此,固然補葺了一段,但未曾全數完工。”楊修如此為陳翎講解著道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