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一軍師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畢竟在這時,曹操還挾製著天子,他能以此令諸侯,而孫策等諸侯不得不從之。

細細揣摩此中的顛末,陳翎沉吟了半晌以後,方纔幽幽向著沮授言道:“向濮陽來之曹軍,非止曹操一人,曹仁亦會從譙縣提兵北上。”

這一事觸及江東與青州的盟約乾係,宜霜在出發前去丹陽之時,拜托孫翊親信驍將孫高,將此動靜傳至青州。

“高順自為典韋所重傷以後,身材一向未曾病癒;張遼在之前便被主公拜為主帥,出陣征討兗州;撤除這兩將以外,魏續等人固然久隨主公,然如果拜托一州之事,恐怕過分勉強。”沮授娓娓道著,陳翎聽得表情沉重。

如此一來,跟著江東時勢震驚,不管孫策是否就此而去,抑或是病癒重新披甲出征,首選之地定然不是兗州,而是荊州。

隨之而來的另有曹操密令孫策征討荊州一事,亦浮出水麵。

而這統統的關頭地點,便全數的堆積於濮陽此地來。

看覷關羽走麥城就明白,孫權冇有了其父兄孫堅、孫策的勇武之氣後,就竄改的會使詭計狡計了。

陳翎能認清此中的詭計,而現在的江東將臣,隻會曉得孫翊方迴轉揚州,其二兄孫策、孫權就接連受傷,如此這般環境之下,就算孫翊與此事無礙,亦會為孫氏群臣側目。

曹操的基業在兗州,翼州現在掌控在呂布手中,雄師在外,冇有了糧草輜重供應,曹操撐不了多久便會崩潰,而沮授、陳翎兩人則能夠以逸待勞,漸漸耗損著曹操的兵力、士氣。

正所謂防人之心不成無,在陳翎心目中,既然現在孫策已經被刺身負重傷,那麼據本身所曉得,接下來的事情就很清楚了,孫權會接過父兄的基業,統領江東。

是以曹操若想解鄴城之圍,那就隻能夠重新奪回濮陽,不然的話,河北四庭柱顏良、文醜、張郃、高覽四將毋需攻城,便可坐等曹洪等曹軍終究出城投降,除非他們能夠在城中種出糧食來。

這也就是沮授的高超之處,攻占鄴城不在於多出兵,而在於絕厥後路,逼得曹軍不得不棄械投降。

建安三年七月,恰是烈陽高照之時,呂布麾下智囊沮授攻拔濮陽,將曹**入死鬥的絕地。這一場大戰跟著顏良、文醜等將兵圍鄴城,曹操不得不儘起兗州之兵來濮陽。

想到這些,相較諸葛亮來講,同時是諸葛珪之子,諸葛瑾就顯得非常慎重,經事多年未曾有過不對,一向勤勤奮懇的留在青州治政。

從南至至,悠遠相隔千裡,或許都有能夠墮入戰端中。

濮陽這一城地處要道,隔斷了陳留、鄴城兩地曹軍,曹操是可通過河內挽救鄴城,可如果那樣一來,莫非不怕穩定了濮陽諸般事件以後的沮授、陳翎兩人麾軍北上,將曹操雄師逼入首尾不能銜接的寬裕之境嗎?

而孫權的為人如何?

念及此,陳翎開口向沮授言道:“我屬意諸葛亮出鎮徐州,一者他乃是主公半子;二來孔明在鄭玄門下多年,是該出世理政了。”

他莫非是想置諸葛孔明於死地?

如此景況之下,身處青州的呂布就算向提兵來濮陽,陳宮也會勸止。

諸葛亮之名在陳翎耳中當然是如雷貫耳,但在沮授看來諸葛亮隻不過是一年僅弱冠的少年郎,當然假定是清平時節,由他出任一方大吏,或者是其他一州之地之主,沮授都無話可說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