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一軍師_第三百一十四回 濮陽城下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濮陽古稱帝丘,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,故有帝都之譽。濮陽之名始於戰國期間,因位於濮水之陽而得名。

這是前鋒兵勢,隨後曹操親提雄師來濮陽。

“嘭!”

與此同時,程昱已經向揚州而去,施計退江東孫策這一起能夠攻入兗州的兵馬。

與此同時陳翎與徐盛兩人相邀來到濮陽城下旁觀陣勢,以作明日交戰籌辦。

不過因在疆場之上,兩軍陣前,徐盛不敢就此撥馬而走,乃竭力支撐著。

徐晃斧頭勢大力沉,徐盛卜一接著,便感本身不敵。

文稷的技藝與李通約在伯仲間,徐晃對於他事或許不甚明白,但呂布帳下諸將的武勇,體味的非常透辟,知文稷非是徐盛之敵,正欲不予出戰,便聽得於旁的李通開口一樣邀戰言道:“末將駐紮於此多日,未有寸功以報主公,此番出戰徐盛,將軍還請將這功績讓與我!”

徐晃聽聞劉曄這般說道,正待說上幾句,以示本身不怯戰,便聽得本來此城的守將李通上前抱拳邀戰說道:“將軍、智囊,未曾一戰便籠城而扼守,是否有些怯敵?”

策畫之事徐晃固然曉得,但不精通,故而意有遲疑。

“嘭!”

上古期間,黃帝與蚩尤的大戰就產生在這裡,傳聞蚩尤之首就埋在台前縣。

在徐晃身後又稀有將魚貫而出,陳翎看得眼熟,手持單筒遠眺中,便見竟然是史渙、文稷兩人。

三通鼓聲以後,陳翎於後看到一將從城中打馬而出,但見此人身長八尺,廣額闊麵,目似朗星,手提一柄巨斧,陳翎心中暗道一聲,苦矣,文向非是其敵手也!

徐晃點頭,轉首望向史渙、文稷、李通三將,暗自測度了一番,感覺三人皆非徐盛之敵,現在本身當以身作則,單騎出戰徐盛。

見徐晃、史渙、文稷三人在李通言以後,便看覷向本身,劉曄自知攔不住,乃歎了聲言道:“小勝即歸城,不成因小失大。”

如果退了孫策這一起兵馬以後,便可將曹仁一軍從譙縣那邊抽調出來,調派向濮陽、抑或是鄴城作戰,曹操便可安閒對付呂布兩路軍勢的侵攻。

就在濮水於東紮下營寨,此時陳翎、徐盛兩人不知城中多少兵馬,不敢鬆弛,故而商定一人守上夜,一人守下半夜,以防曹軍偷營。

史渙、文稷兩人與陳翎皆有舊,而徐晃則對呂布軍勢相稱的仇恨,不管是在泰山還是在徐州,徐晃都曾在呂布帳下大將手中吃過虧。

劉曄見徐晃如此,乃開口言道:“將軍毋需多慮,不消出兵搦戰,我等依仗城池便可退敵。”

陳留、濮陽以及陳翎本來屯兵之所館陶,三地幾近成一向線,且兩兩之間的間隔似曾相仿,是以在陳翎與徐盛兩人帥著二萬餘兵馬向濮陽進軍的同時,曹操遣出的救兵亦解纜了。

金鑼鼓聲以後,陳翎高據中軍大帳下坐定,而徐盛則是引著陳翎的部將曹性、張白騎、夏侯恩以及陳震的部將楊鳳上前去搦戰。

“嘭!”

現在在帥府當中,看覷著侍立兩旁的李通、史渙、文稷三將以及謀士劉曄,徐晃沉聲開口言道:“青、翼兩州呂布兵馬攻入兗州,主公令我至此兼顧作戰。”

再如何說,也得撐過十合,不然麵子上太丟臉了罷?!

於後陳翎看到手中滿是盜汗,在此把徐盛折在這裡,主公呂布固然不待見他,但亦會為此大怒非常的,出師倒黴,首戰便折損大將,這不管如何,陳翎都難脫其究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