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辯又當朝將禦林軍各部兵權儘數交予董卓,董卓心下大喜,更加驕橫。自此董卓總領朝中雄師,震懾朝堂,滿朝高低無不驚駭。
賈詡看看李儒的背影、再看看董卓那神態,內心暗歎道:“此必是郭奉孝之謀也!想必奉孝此時已得明主,大展經綸矣。想我賈詡,自付胸懷韜略,卻不知何日得展胸中所學,歎哉!歎哉!”
董卓哈哈大笑道:“諸公莫要惶恐,咱家本日設席,實則是有一事與諸位相商”。
高雲收到朝廷回書,翻開略一旁觀,噗嗤一聲樂了,隨即交給世人傳看,笑道:“皆不出奉孝所料也”。
回到洛陽,文武百官聽聞天子還朝,都到朝堂拜駕。董卓帶眾將列於殿上,左手按住劍柄,目視劉辯。把劉辯嚇的汗流浹背,哆顫抖嗦的宣道:“西涼刺史董卓救駕有功,朕即封董…董卓為太師,掌管兵馬,幫手朝政”。
董卓一見小天子,頓時大喜,哈哈大笑道:“真乃天佑我也!”
“嗯!奉孝所言極是啊”,高雲點了點頭,這一樁短長倒是他冇想到的,不由從內心佩服郭嘉的深謀遠慮,又問道:“此事確切難以應對,不知奉孝可有良策啊?”
席間,“虎威軍”眾文武紛繁向郭嘉敬酒,誇獎郭嘉料事如神。
董卓略微點了點頭,說道:“嗯,文優所言不無事理”,轉臉又問賈詡道:“文和,你覺得如何啊?”
朝堂高低惶恐不安,殿堂之上無人敢有異聲,這也讓董卓更加的傲慢不已。
“部屬服從”,李儒拱手報命,回身出府,去替天子回書去了。
一日早朝,董卓當朝設席,接待眾文武。滿朝文武固然是如坐鍼氈,但卻誰都不敢駁董卓得麵子,一個個強顏歡笑的陪著。
世人齊道:“智囊所言甚是,願聞智囊高見”。
這話一出,滿朝高低無不讚歎。董卓麵露奸笑,邁步向前,跪倒丹墀,謝主隆恩。
郭嘉笑道:“稟兄長,小弟覺得兄長可先上表天子,就說下邳今歲大荒,五穀欠收。請朝廷撥糧十萬斛以資軍用,不然雄師失卻給養,不日將散。那董卓無謀之輩,驚駭兄長威勢,毫不肯撥糧。屆時兄長便能夠兵力消逝、糧草不敷為由,拒不出兵。不知兄長覺得,小弟此計可否?”。
擺佈聞聽,倉猝奉上筆墨紙硯。高雲當即題寫表章,上奏天子,請朝廷撥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少帝劉辯落空了劉協的幫忙,一起上跌跌撞撞丟失了方向,徑直到了洛陽城西,恰逢董卓聽到動靜,領兵進京,正迎住少帝。
賈詡笑道:“太師不必憂愁,現在太師坐擁諸處兵馬,又得近天子之便。高雲斷不會因戔戔十萬斛糧草而輕動兵馬”。
董卓聽了賈詡這話,彷彿吃了顆放心丸,頓時喜上眉梢,笑道:“好!文和此論甚是,如此就依文優之計,回書與那高雲,此時就交由文優你去辦”。
“嗬嗬,既是文和與文優所見不異,不撥糧是也。但是如果那高雲是以憤怒,起兵來犯,卻如何是好啊……?”
敬愛的朋友^~^多謝您的瀏覽^~^請順手點一下主目次頁麵上的【插手書架】按鈕^~^給大墨一點支撐!一點態度!大墨必然不讓大師絕望的^~^多謝!多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