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雲傳令眾將,收繳俘虜,斷根殘存。自領兵馬直入縣城,大堂升帳,點將議事。
高雲歎道:“也不是甚麼大事。前日嚴輿王朗起兵惹事,固然兵臨長江,但卻並未北上。袁術敗後,這兩路兵馬便退了。為防萬一,我留孫策領虎奪旅兵馬駐守興化。但不知為何,張瞳來報,說孫策領長沙舊部兵馬,過江討伐嚴輿與王朗去了。再有就是,程普、韓當、祖茂三將擅離職守,不知所蹤。這三人是孫堅舊部,我猜想必然是隨孫策一同去了”。
高雲早有籌辦,一得動靜,馬上出兵。分四路而進,自後掩殺。
袁紹曉得虎威軍夜戰無人能敵,因此不敢趁夜逃脫。隻好待到天亮,開了鄒平北門,領全城兵馬全速出逃。
高雲說到這裡,想起孫堅的舊部,俄然一轉念,問張飛道:“你令下督師黃蓋安在?”
高雲這麼一說,眾家兄弟無不感慨。為朋友能做到這個份兒上,實在是重情重義。此生能幫手如許的主公,也不枉了。
弄明白了徐州的事,高雲的心倒是鬆下來了。這對他來講,實在真不算事兒。把雙手往下壓了壓,眾兄弟便停止了群情。
張飛聽郭嘉這麼一說,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,“他孃的!當初大哥親冒矢石,遠征長沙。冒著九死平生,才把這小子一家救出來。這個養不熟的狼崽子!不仁不義的狗東西!竟然敢造反!大哥!俺這就領兵歸去,把他一家長幼的人頭都拿來,給大哥解氣!”
但是孫策實在不敷光亮磊落,竟然趁我們領兵在外,本身帶著舊部跑了。這確切有點兒讓民氣寒。但是我既然千裡交戰救了他,如果此時再把他殺了。多少有些孤負我與孫文台的友情。幸虧他另有自知之明,隻帶走了長沙舊部,而冇有打我們虎威軍的主張。看在這一點上,此次就隨他去吧。我對孫文台也算是仁至義儘了”。
高雲內心也歡暢,跟眾家兄弟酬酢一番,命主簿先記錄眾將官功績。
張飛一愣,接著反應過來,麵帶驚色,“壞了!我留他在壽春打理軍常!他也是孫堅舊部,若未隨孫策而去,隻恐彆有異心!我這就派人歸去,命人將他緝拿起來,聽候大哥發落!”
袁紹被顏良文醜二將護著,鼓勵逃回北岸,計點兵馬,折其大半。不由又羞又惱,一氣成疾,臥床不起。
說著話,從懷裡取出一封手劄,雙手呈上。
也幸虧袁紹早有安排,船筏儘皆在水。河北兵將爭相登船,倉促而竄。
高雲笑了笑,“也不知所蹤了”。
高雲翻開一看,確切是張瞳筆跡,內心更加忐忑。但細看以後,麵色由陰放晴,點頭感喟。
那令官回道:“啟稟主公,張都尉派小人帶來垂危文書,請主公過目”。
虎威軍追到岸邊,排開箭陣,向著河中船筏亂打,射死射傷者不計其數。
高雲一擺手,“不!你速派人歸去奉告他一聲,就說孫策已經反出了虎威軍,去了吳地。他如果想跟隨孫策,我們毫不禁止;但如果他情願留下,就仍舊是我們的兄弟”。
眾文武不知何事,看高雲麵色竄改,倉猝扣問。
那人進到大廳,叩首先拜。高雲一看此人,並不陌生,是張瞳麾下的秘密令官。內心更加不安,從速問道:“徐州出了何事?”
高雲點完軍功,正要開端議事。俄然門外小校喊道:“回事,徐州急報!”
如許一來,河北浩浩大蕩的五十萬兵馬,就隻剩下莒縣城中的十萬餘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