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朗聞聽新都被祖茂所得,屯兵兩萬在彼,公然驚懼,不敢輕動兵馬。
周瑜此時已經摸不清孫策的為人了,恐怕夜長夢多,帶著周尚一家長幼,緩慢分開。也不回廬江,直接趕奔荊州,來投劉表。
周尚也是個判定之人,定了計議,馬上堆積家眷,收攏金銀金飾。傳令四門掛起白旗,同周瑜一起,出門獻城。
孫策固然不敢違逆母親,但是也實在做不出如許的事來。領著一隊兵馬出城,假裝追了一程,便返來向孫母回報,說冇有追上週瑜。
孫策占有建業,儘得丹陽府庫賦稅,聲望大震。使程普為先行,起兵五萬,攻打吳郡嚴輿。
周瑜看了看孫策,雙眉一皺,旋即消逝,淺笑道:“多謝孫公美意,隻是周瑜粗陋之輩,才疏學淺,委實不堪以用。孫公豪傑豪氣,必定有智勇之士輔之,何愁大業不成。瑜雖居偏僻,亦遙祝孫公壯誌得酬。現在叔父身材不適,瑜即告彆,還望孫公準行”。
孫策雙眼有些潮濕,曉得他和周瑜的交誼,到這裡算是結束了。也就不再多說,翻身上馬,傳令放行。
新都兵曹自知寡不敵眾,開門獻城,率眾投降。祖茂兵不血刃,取下新都。孫策聞信大喜,就使祖茂屯軍恪守,管束王朗。
嚴輿在城上衝孫策一拱手,說道:“孫將軍,我若獻出城池,可活命否?”
嚴輿兵少,自付不敵孫策。便調集兵馬,死守吳郡,等候王朗救兵。
孫母曉得本身兒子的本性,固然猜到是孫策用心放了周瑜,但也無可何如。長歎一聲,轉回後堂去了。
周瑜又道:“現在天下,至強者屬高雲。其次曹操、劉表、劉備皆有王霸之資。曹操地居兗、豫,與高雲為鄰。高雲若掃平袁紹,曹操必首當其衝;而劉備居於兩川,路途悠遠,又素昧平生。若往投之,休咎未卜;所剩者,荊州劉表耳。
剋日,劉備兵屯巴東,戰事一觸即發。劉表曾多次寄來手劄,邀侄兒前去輔之。因聽聞孫策舉旗起事,侄兒念及故舊友情,曾想幫手於他,故而未曾應允劉表。不想孫策竟進逼叔父,欲圖丹陽。全不念昔日八拜之交。既是如此,便係仇敵。侄兒欲投荊州劉表,今後得機,必雪眼下之恥!”
孫策撫掌獎飾,使祖茂領兵兩萬,急取新都。新都郡太守吳奎年已七十掛零,膝下無子無女。近年又增痼疾,臥床不起。俄然聽聞祖茂雄師臨城,一驚之下,死在床笫。
周尚感覺很有事理,點了點頭,“但是,以你之意,將欲何往?”
魯肅獻計道:“主公兵勢浩大,嚴輿驚懼,必定向會稽王朗求援。新都郡位於會稽西鄰,太守吳奎老邁無用,又兵丁希少,馬到可破。若先取新都,屯兵恪守。王朗驚駭主公兵出新都而襲厥後,必定不敢再發軍援救吳郡。主公親率雄師征討嚴輿,必可破之。如此一來,王朗勢孤,會稽唾手可得矣”。
孫策正在批示攻城,俄然聽到城樓上大喊大呼,便臨時息了兵戈。驅馬直到城下,指敵樓喝道:“嚴輿!死在麵前!另有何話說!?”
孫策親領五萬雄師,圍了吳郡城池,發兵馬四周攻打,連續數日,各有死傷。吳郡守軍垂垂害怕,士氣墮儘。嚴輿不見王朗兵來,曉得事情有變,心下更加不安。
周瑜笑了笑,“孫公說那裡話來,承蒙活命,感激不儘,焉敢有他。望孫公信守承諾,放鄙人並叔父一家拜彆,瑜不堪感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