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英雄譜_0364:袁譚袁尚熄戰火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但是這令還冇傳,卻被賈詡給攔下了,“主公,此事尚須三思啊”。

聽賈詡這麼一說,高雲咋了咂嘴,如有所思,又問道:“钜鹿、平棘、鄔縣、武邑再加上棗強,這無處城池確切能夠把冀州城四周圍斷。但是如許一來,我們的兵力也分離了,如果袁軍合兵一處,一起突圍。我們不是一樣攔不住嗎?”

高雲揣摩了揣摩,搖了點頭,“一定,冀州城裡少說另有五萬兵馬,袁譚和袁尚固然打了這麼久,但是倆人一向在從本太原和薊縣增兵,麾下兵馬各有近十萬。固然我們虎威軍勇猛善戰,但要說必然能包管不讓袁譚和袁尚逃脫。這個我內心確切冇底”。

三方立下商定,臨時以顏良為統帥,三路兵馬相互應援,戮力同心,抵抗虎威軍。

顏良文醜倆人看著主公這倆兒子相互廝殺了一個多月,內心那滋味也不好受。這下俄然看到倆公子同仇敵愾了,也增加很多欣喜。

顏良看了看文醜,文醜略微點了點頭。顏良這纔開口說道:“現在固然虎威軍氣勢洶洶,但單以兵力而論,我們與高雲也算旗鼓相稱。若能同仇敵愾,高低一心,勝負尚未可知。但如果再自相殘殺,萬事皆休矣!”

合座文武包含袁譚袁尚在內,都齊刷刷的看著顏良和文醜,眼裡無不滿含等候。

倒是袁譚和袁尚這倆袁紹的親兒子,反倒頓時傻眼了。袁尚的兵馬糧草都來源於太原,張飛占了钜鹿、趙雲占了平棘,死死的把袁尚的糧草和後路給堵截了。

賈詡笑著問高雲道:“固然,以眼下局勢,反擊冀州,實為必定。但不知,主公意欲如何進兵啊?”

老話說“城隍爺頭上長青草”,兄弟倆真是慌了神兒了。這會兒反倒有點兒兄弟鬩牆的意義了,倆人相互約見,商討對策。並且聘請了顏良文醜等冀州大將插手。

高雲內心一激靈,連連點點頭,對賈詡說道:“文和此言公然深謀遠慮。眼下情勢,曹操虎踞在鄰,我們確切不成能北討烏丸。但是以文和之意,當如何進兵?”

高雲決定進兵冀州,一舉攻取城池,擊破袁紹殘存兵馬。

“噢?為何?有何不當?”

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。眼看著袁紹倆兒子打的風生水起,氣力磨損的也差未幾了。

高雲一攤手,“這另有甚麼顧慮嗎?所謂‘兵貴神速’。當然是雄師齊舉,急攻冀州城啊”。

賈詡搖了點頭,“主公,部屬覺得,如此不當”。

賈詡點了點頭,“然也,正如主公所言。若冀州城破,袁譚袁尚必定揮軍突圍,回走太原、薊縣。而袁氏一族,久居河北,乾係頭緒盤根錯節,極其龐大。若袁譚袁尚不除,必為後患。如此一來,主公必將又得分兵遠襲太原、薊縣,犒軍耗力,拖延日久。而即便主公突破薊縣,倘若袁譚奔入遼東,與烏丸沆瀣一氣,主公此時能揮軍北討烏丸否?”

高雲一愣,問賈詡道:“文和何出此言啊?”

賈詡笑道:“主公放心,袁譚與袁尚勢同水火,恨如仇敵。袁尚不敢去薊縣、袁譚亦不敢去太原。又如何能合兵一起突圍?袁紹麾下舊部,審配、郭圖、辛評、逢紀平分歧已久,各不相和。冀州城內兵馬也必定分崩離析。主公儘管在各路佈下口袋,分捉來敵可也!”

高雲這一歡暢,順口叫了賈詡一聲老賈。賈詡愣了一下,纔回過神來,趕緊謙謝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