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人一俟到達,劉禪徑直入外向劉備覆命,留薑維在外等待召見。
劉備聞言,頓時語塞,暗罵這不肖子竟然還曉得“以彼之矛,攻彼之盾”的事理!
“而在孩兒看來,薑維便是這匹萬中無一的千裡馬,他助父親轉戰四方,敗東吳,收羌騎,平南中,屢建功勞,從無牢騷,父親今後提兵北伐中原大地,更需他奮蹄揚鞭,縱橫馳騁,如此人才,若不推心置腹,以誠待之,如何甘為奔走?”
“阿鬥,你身為太子,竟然受臣下勾引,聽信這等無禮之言,可太較我絕望了!須知他本日能覬覦你之女人,他日一定不敢覬覦你之寶位,你可真是胡塗啊!”
彷彿父子之間情意相通,劉禪早知乃父會有此一說,聞罷,一骨碌翻身,再次拜下道:
張苞與關興問起南征詳情,薑維毫無儲存,侃侃應對,但扳談間隙,不時望向暖閣,憂心忡忡。
一方是怒其不爭,冷眉瞪眼,一方是擠儘腦汁,低頭思慮,兩人相顧無言,偏廳內的氛圍一時有些沉重。
“孩兒也願為規複漢室的大業獻上微薄之力啊,眼下獨一能做的,就是儘己所能,為父親,為大漢保全賢才!戔戔名節,比起興複偉業,棄之何惜!”
闊彆半年,此番陡見,三人自少不了喜笑容開,推搡打鬨一番,這場麵若教董允撞見了,少不得參上一本“放浪形骸,懶惰瀆職”。
劉備聞言,點頭道:“你三叔家的女兒名滿蜀中,年青俊彥趨之若鶩也是有的,你能考慮到保全兩家名譽,彈壓輿情,足見沉穩。今後等你倆結婚,此事也就隨風而去,不值一提了。”
劉禪抱拳道:“啟稟父親,本日早間,孩兒已經宣撫結束,特領了薑維,前來複命。”
“猖獗!”此言一出,劉備氣衝顱頂,怒拍案幾,豎指厲罵道:
一通互啟心扉的商討,說得劉禪不住點頭,迎娶心上人張氏二女青蘿之意更堅。
“阿鬥很好,為父甚是欣喜,隻是你方纔所說之事,甚是不當若與你訂婚之人,隻是平常勳貴家的女子,父親大可成全於你,不過,她但是你三叔家的女兒,此事關乎皇家顏麵,更關乎為父與你三叔兄弟義氣,為父絕無承諾的能夠”
劉備見他說的蹊蹺,狐疑頓起,皺眉揮手道:“也罷,其間隻你我父子二人,有甚麼事,儘管說來,萬事為父替你做主。”
“孩兒笨拙,文上不能運籌帷幄,為父分憂,武更不能為衝鋒陷陣,攻城拔寨,但孩兒身為父親之子,更身為大漢一分子,怎能眼睜睜看著父親與諸位賢臣殫精竭慮,孩子本身卻耿於安閒,束手無策?”
劉禪:“也不知為甚麼,這幾日孩兒心中一向閃現起父親此前的教誨,孩兒初時不懂父親深意,本日方悟,父親麵上說得是禦馬之術,實則暗指的是禦人之道啊!”
但見劉禪強忍懼意,昂首迎視,道:
好半晌,劉禪方幽幽道:“父親還記得去歲秋狩乎?”
“父親昔日曾說過,兄弟如手足,女子如衣服我對薑維,如師如兄,與父親對待二叔、三叔,普通無二,本日孩兒願為手足,捨棄衣服,懇請父親諒解孩兒情意。”
“父親,孩兒願娶三叔家小女青蘿mm為妻,如此,即保皇室顏麵,更全兄弟義氣――不但是父親與三叔之義,另有兒臣與薑維之義,懇請父親成全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