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幼麟傳_第三百三十章 劉備稱帝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哪知劉備卻痛斥上書者要陷他為無父無君之輩,並命令此事就此作罷,不成再提。

外界輿情紛雜,而身為當事者的劉備卻隻倉促一瞥,不置可否。

舉國表裡,凡是有些見地之人都明悟,漢中王這是在為擔當大位造勢了。

拜馬超為驃騎將軍、封斄鄉侯;晉張飛為車騎將軍、領司隸校尉,封西鄉侯;升李嚴為輔漢將軍;進魏延為鎮北將軍,封都亭侯;升趙雲為中護軍,此五人並稱武將之尊。

再半個月後,太傅許靖、安漢將軍糜竺、智囊將軍諸葛亮、太常賴恭、光祿勳黃柱、少府王謀等聯名上奏:

“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,天子備敢用玄牡,昭告皇每上帝後土神祗:漢有天下,曆數無疆。曩者王莽篡盜,光武天子大怒致誅,社稷複存。今曹操阻兵安忍,戮殺主後,滔天泯夏,罔顧天顯。操子丕,載其凶逆,竊居神器。群臣將士覺得社稷墮廢,備宜修之,嗣武二祖,龔行天罰。備惟否德,懼忝帝位。詢於百姓,外及蠻夷君長,僉曰‘天命不成以不答,祖業不成以久替,四海不成以無主’。率土式望,在備一人。備畏天明命,又懼漢阼將湮於地,謹擇元日,與百寮登壇,受天子璽綬。修燔瘞,告類於天神,惟神饗祚於漢家,永綏四海!”

其他百官,按照向來功勞,亦皆各有封賞。

又有窮經皓首的蜀地學者聯名上書朝廷,曰:《河圖》、《洛書》、《五經》中記錄有“天度帝道備稱皇,以統握契,百成不敗”、“九侯七傑爭命民炊骸,門路籍籍履人頭,誰使主者玄且來”、“帝三建九會備”等章句。

期間,諸葛亮因為憂思過分,竟然病倒在床,一臥不起。

雖較往年有些遲滯,但時節自有天定,盛衰總有命數,千呼萬喚中,章武元年的春季終究還是踐約而至了。

漢中王劉備攜群臣在最後一次大祭以後,正式宣佈天下除喪。

祭告結束,麾下文武群臣並觀禮百姓大禮參拜,山呼萬歲,其聲之哄響,震空裂雲,響徹山穀。

“曹丕篡弑,泯冇漢室,竊據神器,劫迫忠良,酷烈無道。人鬼忿毒,鹹思劉氏。今上無天子,海內惶惑,靡所式仰。群下前後上書者八百餘人,鹹稱述符瑞,圖、讖明征。間黃龍見武陽赤水,九日乃去。《孝經援神契》曰:‘德至淵泉則黃龍見’。龍者,君之象也。《易》乾九五‘飛龍在天’,大王當龍升,登帝位也。又前關羽圍樊、襄陽,襄陽男人張嘉、王休獻玉璽,璽潛漢水,伏於淵泉,暉景燭耀,靈光徹天——

他這一點頭應允,元從舊派、荊州官員、東州人士,親劉的益州人士,皆喜極入告,額手相慶;部分親曹之益州世家近期亦被劉備之鐵腕賽過,亦呈畢恭畢敬、從風而服之態。

這也難怪,漢中王向來以漢室後嗣自居,眼下漢帝劉協為曹丕所“誅”,漢室為曹魏所篡,於情於理,他都應當站出來統領漢室忠臣,掃討凶逆,複興朝綱。

但勸進一事,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,群臣天然不依,乾脆一不做,二不休,聚眾圍堵漢中王的寢殿三日三夜,哭訴哀嚎,聲情並茂懇請漢中王出來主持大局。

拜諸葛亮為丞相,錄尚書事,假節;許靖為司徒;劉巴為尚書令;馬良為侍中。此四人蓋為文臣之長。

劉備大驚失容,直言德纔不敷,決然予以回絕,隨後甩袖便退回漢中王府,今後閉門謝客。深居不出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