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幼麟傳_第一百零八章 應對之策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其二,儘取荊州之地,如此一來,東吳全據長江天險,儘得天時,即使漢中王舉天下之兵而來,東吳也有一戰之力。

須知關羽麾下諸將皆是衝陣之才,不以策畫見長,而薑維這番話一下子姑息將呂蒙、陸遜的心機,和己方之處境講得非常透辟,在世人看來確切高瞻遠矚,鞭辟入裡。

就在這時,此前一向沉寂的薑維俄然站起家來,他團團轉了一圈後,最前麵朝關羽,沉聲道:“末將有一言,不吐不快,不過許會衝撞到君候,萬瞥包涵。”

其一,漢中王與君候情同手足,隻要君候一息尚存,即使千裡之遙,亦必舉兵來救。此實乃吳候所不肯見也,以當前之時勢,他定然但願在最短的時候內擒殺君候,好讓漢中王師出知名也;

薑維笑了笑,又道:

三人也曉得是薑維成心汲引,心中自是感激。

關平聞言,神采衝動,拍案而起,讚道:“此計大妙!”

就在諸人束手無策之際,關羽驀地笑了起了。

向朗兀自傲心不敷,遊移道:“隻是敵眾我寡,不知有何禦敵之策。”

關平再次點頭:“上庸為襄陽、南郡包抄,受魏吳夾攻,退路僅一條山徑小道,容不得雄師通過,可謂死地,實是萬不得已之選。”

見他這般胸有成竹的模樣,關平忙抱拳就教道:“還請具述其詳。”

“如此,且容末將細細道來。以末將之見,東吳所懼者,乃是荊州戰事相持不下,漢中王遽然出兵東援。是以,對於吳候而言,當務之急有二:

參議結束,終究定下以關羽、關平、趙累、王甫、向寵諸將帶領校刀營將士和房陵兵,總計兩千五百人戍守營帳;薑維、關興、句扶、王平四將領羽林衛和上庸兵計三千二百人埋伏於決石口。

比及一一分撥好任務,諸將當下分頭而去。有的遴選兵馬、有的整修工事、有的埋灶做飯,一時營盤中熱火朝天、轔轔而動。

薑維告了聲罪,朗聲道:

說到這兒,薑維驀地頓住,掃視帳內諸人的反應。果見諸將皆不住點頭,暴露恍然大悟的神采。

關羽道:“伯約儘管說來。”

王甫路上聽關興先容了早上戰情,此時又見到關羽安然無恙,端坐主位,忍不住又是一番唏噓。

故而,末將觀東吳兵發兩路,一起溯江西去,直取宜都、夷陵、秭歸;一起尾隨君候,設下這十麵埋伏之計,便是要雙管齊下,竟其功於一役!”

向朗又問道:“那眼下我等深陷重圍,又當如何應對?“

“我軍戰了一個早上,動靜不小;麥城的疑兵又棄城出走,現在,周遭吳軍定然曉得君候突圍一事。末將既然看破東吳雙管齊下之策,自也推測其於麥城四周設下天羅地網。方纔調派羽林衛將敗軍向東擯除,為得就是防備麥城以北的吳軍曉得君候得了救兵。他們必定覺得君候即使勝出,也是慘勝,此時為了爭這個首功,必然搶先恐後而來。”

他這番話語氣固然不重,但在世人聽來,倒是自傲滿滿,霸氣外露。畢竟,算上薑維搬來的救兵,關羽手中能戰之兵達到了五千之數。

他頓了一頓,加快語勢:

既然已經定下大抵方略,薑維乾脆喚來句扶、王平、向寵三人,一道參與戰術細節之會商。

上午一戰,他既然能夠仰仗千餘殘軍擊垮潘璋部五千人,此時以五千人對陣吳軍兩萬,一定冇有一戰之力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