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大驚之下,本欲揮軍救濟,忽又想起父親“斬將奪旗”的叮嚀,不由昂首向西望去。
回顧再看,東吳中軍大亂,兄長關平一人足以破敵,關興心念疾轉,頓時就有了判定。
******
“羽林郎,隨我來,跟緊!”他一邊大聲呼喊,一邊收攏馬隊,以圓切的體例緩緩退出中間疆場,離開到疆場右邊。
“如此看來,關羽本陣空虛啊!”
因為他看到關興已經重整好騎隊,正以楔形陣型直衝他的本陣而來。
“趙累,率統統將士,全速衝殺右翼側來敵!”
“殺!”
倘若馬超軍中有戰將在此,定會對這一幕極其熟諳。
一方是仇敵見麵分外眼紅;一方是本陣要地退無可退,兩人均是一臉恨意,紛繁舍了本來的敵手,交叉廝殺在一起。
頓時投擲長槍乃是西涼鐵騎獨占的戰術。隻不過,眼下這一輪長兵器齊射是關興在倉促之間想出的歪招,論力道和劃一度天然遠不能和西涼鐵騎相提並論。
此時,吳軍兩翼間隔己方已是不敷七十步,關羽眯著的眼睛驀地展開,二目開合間精芒爆射:
但是,長槍借了馬速,其勢又快又猛;兩邊又隻隔了三十步間隔,故而射中率極高。
數十條長槍吼怒而來,伴跟著一陣陣慘叫、破甲聲、銳氣入肉聲,潘璋親兵構成的槍陣頓時傷亡慘痛,陣型大亂,緊接著,被旋即殺至的羽林郎生生扯開一條口兒。
關羽早已覷見吳軍動靜,他攤開右掌往身側一伸:“刀來!”
麵前的這一幕,直令潘璋咬牙切齒,睚眥欲裂。
潘璋技藝本不俗,但較關興卻顯不敷。隻是馬戰講究“一寸長、一寸強”,關興失了特長的大刀,隻用環首刀應敵,非常本領隻能使出八分。
此刀重八十二斤,壯如周倉者也必須雙手齊握方能把持得住。
任誰都覺得關興的馬隊要去援助被兩翼齊攻的關羽了。
須知這些軍隊皆是他的私兵部曲,隨他轉戰南北,是他平生的心血,也是他建功立業最大的依仗。
關興見狀,心中大急。馬隊正麵打擊嚴陣以待的長矛陣,即使仰仗快馬長槍,能夠撞開一條血路,但己方的傷亡也必將極其慘痛。
“擒殺關羽的潑天功績啊......”
馬忠建功心切,不住高喝催戰。
身後的周倉忙上前將青龍偃月刀奉於他之手。
潘璋一想到此節,逐步涼卻的胸膛再次熾熱起來。
關興精力大振,拔出腰間的神刀“炎興”,順勢一馬搶先,殺入敵陣。他胯下坐騎赤騮本就是神駿,掌中換首漢刀炎興也是萬裡挑一的利刃,居高臨下、四下揮動之下,周遭吳軍步兵便如同被切瓜砍菜普通,殺散了一地。
丁奉直覺有些不當,但疆場上不比軍議之時,既然主將有令,身為部屬隻要順從一途。他暗歎一口氣,打起精力,領兵殺奔而去。
關興身後的羽林郎見狀,也是紛繁用力將手中長槍向敵陣投擲而去。
公然一員大將打扮之人端坐吳軍本陣,他身後立有一杆旗號,上書鬥大的一個“潘”字,粗粗掃視,身邊保護的兵士已不敷三百人。
軍司馬馬忠接到號令,毫不躊躇便向關羽衝殺而去。畢竟是擒殺關羽的首功,主將潘璋上心,他又豈能免俗?
當下,吳軍側翼兩支軍隊齊飛,避開亂做一團的主疆場,直撲關羽本陣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