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幼麟傳_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果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孫權現在正坐於猇亭虎帳主帳,兀自驚魂不決。

翻腕再看,正見劍身底部刻有一道用鳥蟲篆體刻成的小字,銘曰:白虹。

假定讓這股新插手的吳軍站穩陣腳,順勢打上一波,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。

跟著陸遜雄師緩緩退出疆場,薑維旋即出兵趕回疆場,場中另有大量的殘敵需求馬隊加以遣散俘獲。

薑維當下大喜,且不說此劍是否削鐵如泥,單單仰仗揮動之時沉寂無聲一項,便可鑒定此乃萬裡無一的絕世寶劍。

行出五裡路,正遇丁奉部與千餘蠻人膠葛,由是鼓譟而進,一擊破敵。

腳程快的,正鬼哭狼嚎、四散奔逃;腳程慢些的,要麼跳江求生,要麼跪地告饒,可謂兵敗如山倒。

吳軍敗了不假,但漢軍忙著穩固戰果,陣型早亂——

比起戰損來,漢軍這一戰的緝獲可謂頗豐。

他這麼也想不明白,明顯本身有六萬雄師,而劉備隻要三萬,批示也冇大的題目,如何說敗就敗了?

漢騎有了一次實際,再來一輪已是輕車熟路,相互催促間,漸漸朝主將方向挨近。

反觀漢軍方麵,傷亡也是很多,當場戰死數千;輕重傷者近小半;位於第一線批示的將領陳式、傅肜、張南、王平身上皆有所毀傷。

他手中長槍高舉不放,跟著時候分秒流逝,身邊的騎手越聚越多。

斜輝西照,殘陽如血,襯得此地彷彿人間煉獄,格外苦楚。

陸遜目睹事無可為,隻得暗歎一口氣,命令後撤。

總算此番臨時設置的救護營闡揚出極高文用。向寵領著三百救護兵日夜不斷,遠近馳驅,受傷將士總算能夠獲得及時的救治。

吳侯孫權在朱然保護下,終究為陸遜率兵策應到,幸運逃得一命,最後緩緩退入猇亭大營。

由是,吳軍前後瓜代佈陣後撤,安閒不迫,次序井然。

薑維甫一登台,台上橫列著的一柄長約四尺的寶劍頓時映入視線。

比起遣散東吳潰兵,先將這一陣新來的吳軍逼退纔是當務之急。

關羽方纔那般殺氣騰騰的可怖模樣還是曆曆在目,孫權從未見過如此淩厲的眼神——

******

他望著陣中阿誰不住發號施令的沉著男人,心中生出一絲明悟。

但最令人欣喜的是吳軍虎衛騎的遺留下來的戰馬。這些都是產自遼東的良馬,又兼孫權不吝巨資豢養,每一匹都是膘肥體壯。

此時,他正領著本部將士擯除殘敵,見此情狀,不由得心急如焚。

正在他思路迷離之際,返來的陸遜翻開帳簾,進賬拜見。

如果眼神能夠殺人的話,他剛纔早就已經死上兩回不止了。

薑維念及此處,毫不躊躇,再一次舉槍於空。

陸遜見狀,命令將士於本陣後三百步方位結陣,豎起“吳”字大旗,籌辦收攏潰兵。

他哈腰將之抄動手中,稍一用力,寶劍錚然出鞘,但見劍身光亮如虹,一絲雜質也無;快速揮動,竟無一絲一毫裂空之聲。

由是短短百息工夫,薑維身邊堆積起近五百騎。

雄師行軍後撤,哪有陣型穩定的?隻要緊緊跟躡,一旦敵軍陣型暴露一絲馬腳,等候他們的,將是漢軍騎隊的致命一擊。

這一聲後撤,這中薑維下懷。

再奔出三裡路,正見吳侯孫權失魂落魄,倉促東顧,觀其身側,僅不敷百騎相隨。

這一戰,從淩晨打到下午日落時分,疆場上到處都是兩邊士卒的斷肢殘骸,空中早已被鮮血染成一片暗紅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