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目光重又定在黃權臉上,緩緩道:“說到老陳慎重,於孤心中,公衡不做第二人想。這一起,還要勞煩公衡。”
關羽等荊州戰將第一次領教到法正的策畫目光,一時儘皆稱善。
黃權率先出列道:“啟稟主公,吳軍新得南郡,恰是士氣昂揚之際,而我軍逆流而下,可謂易進難退。保險起見,臣請為前驅,以探吳軍真假,還請主公坐鎮秭歸,以待來報。”
這時,馬良建言道:“稟主公,夷陵以南五十裡外的武陵郡中,有一處大山喚作佷山,佷山腳下,辰溪、雄溪、潕溪、朗溪等水流縱橫,蠻夷多依於此,以五溪蠻自稱,聚兵萬餘,蠻酋名沙摩柯,其人悍勇非常,素有武名。”
世人瞧著輿圖,腦中印證法正之言,俱是不住點頭。
彆的,劉備又派出十餘名信使,分離而出,身懷密令直奔上庸三郡。
劉備卻點頭道:“公衡美意,孤心領了。隻是益州至荊州轉運糧草不易,雄師不成能在此徒耗糧草,速戰持久,方是正路。”
江北這一起是偏師,既首要,也不非常首要,首要妥當。他環顧諸人一圈,待掃到張飛時,張飛急道:“俺可不去,俺要去夷道城殺了孫權小兒!”
這位肱骨之士將這些家底儘數調劑起來,隻花了一個多月時候。薑維暗忖,單就這一份動員調劑的才氣而言,稱得上令人瞠目結舌,隻怕天下再無人能出其右。
薑維曉得這位黃權也是多智之輩,當年他也有份獻計取漢中,在不知敵軍秘聞的環境下,他這個建議倒也中肯。
放眼望去,劉備高坐主位,關羽、張飛陪侍厥後;法正列諸臣首席,自他以下,黃權、馬良、向朗、關平、吳班、陳到、張苞、關興、廖化、傅肜、馮習、張南、陳式、趙累、王甫、向寵等荊益二州的謀臣良將擺佈分立而站,這一刻當真是人才濟濟、共聚一堂。
初四,吳懿的族弟、領軍吳班、趙融二將領五千虎步左軍至。
間隔他往蜀中報信,不過才一個多月的時候,朝廷就已經拉起四萬戰兵、三萬夫子,水陸並進,齊赴秭歸,後續救兵、物質也正源源而來。
牆上這幅荊襄地形圖是當年諸葛亮所繪,山川水文標註齊備,比之當日薑維所獻雍涼地形圖也不遑多讓。
薑維因為立了大功,又是羽林衛的臨時統帥,故而也受邀列席。
“此乃老成謀國之策!”
其每來一撥救兵,秭歸城中的士氣便要漲上一分。
半晌後,法正又道:“但曹操不成不防,臣覺得當派一員老陳慎重之將,領一部人馬屯駐江北,用於監督魏軍意向,如此方可保我軍進可攻、退可守;彆的,可遣使至上庸,令副軍將軍和孟子度做佯攻襄陽狀,以緩曹操之勢。”
初三,陳式領五千虎步右軍至。
此地確切是長江以南、周遭二百裡內獨一一處能夠讓數萬雄師擺開陣型的處所。
“秭歸到猇亭一起皆有高山險阻,若要決鬥,長江以南,唯有夷道城一地(今宜都)!”
現在劉備帶著全數家底東征,也無怪乎需求諸葛亮、趙雲、黃忠三座大神鎮守蜀中腹心之地。
初5、益州治中處置、護軍黃權領一萬益州郡兵至。
頓了一頓,又問道:“依季常之見,何人可為使者?”
******
法正作為謀主,在張飛麵前很有三分麵子,這時出列道:“公衡所慮甚是,曹操狼子野心,不成不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