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再現:諸葛亮不是後勤部長_第20章 今天的訪客有點多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伊籍向孔明見禮,“臥龍先生之名,我早有耳聞,本日一見,實屬有幸啊。”

眾將還在歡慶明天的勝利時,孔明與劉備已經開端為下一步籌劃。

樊城是以往孔明就提過的一個目標,劉備的心中也早就在想這個城池了。

而此時,劉備不管是才氣還是影響力,都能夠成為蔡瑁的掣肘,讓劉備來守與襄陽一水之隔的樊城,是一個很好的挑選。

過了幾天,孔明從博望坡緝獲的物品中,選出兩件當作禮品,讓人送去給劉表,並傳達下,劉備即將求見。

“隻如果無益荊州悠長之事,我都在所不吝,耳目浩繁,明天我就不久留了,來日再訪。”

然後趙雲帶上一隊兵馬,庇護劉備同孔明一起前去襄陽。

此次來的是王珪。

“一些人以為長幼有序,應立宗子劉琦,而蔡瑁是季子劉琮的孃舅,他又執掌軍權,他發起立劉琮為嗣,兩邊針鋒相對,劉荊州也一時打不定主張。”

劉備聽完,麵露憂色。

“兄長有何難事請講,如有效我之處,我雖死不辭。”

……

劉備說:“兄長身材不適,不如本日到此,弟他日再來?”

“豪傑兩字,劉備萬不敢當,博望坡一戰,都是我家諸葛智囊用計的功績。”

館驛外,又有人來訪!

伊籍供應的資訊很首要。

劉備覺得如何?劉備當然曉得孔明說的是一條上策,但如此行事的話,便有違仁義,這就擺盪了劉備的底子,以是有違仁義的事,劉備隻能表示回絕。

“天然該當立宗子劉琦,於國於家都是正道。”

新野。

來到襄陽,世人剛在館驛住下,就有人報,伊籍來訪。

說完,王珪起家告彆,劉備和孔明送出門外。

“有聽聞,劉荊州邇來身材有恙,但是真的?”

劉表則拉住劉備的手說:“賢弟彆走,我另有首要的事情要說。”

孔明摸索著說:“主公,襄陽有動靜說,劉景升邇來多病,麵對荊州政務已是力不從心。”

以往劉備新來投奔,其心不知,劉表必定對劉備有所防備,隻讓劉備遠去新野,不會把近處的樊城給劉備。

……

孔明接著說:“我估計立嗣大事,劉荊州不會頓時定奪,真的立劉琦的話,另有很多事情要籌辦好才成。明天我主意過劉荊州後,再請來先生商討下一步的該當如何,請先生不要推讓。”

“如此最好,此事還要有犒智囊。”

現在劉表在考慮身後之事,今後不管是立劉琦,還是立劉琮,蔡氏位高權重,都是需求有人來製衡。

聽到王珪的態度,孔明悄悄歡暢,這小我能夠成為己方的盟友,今後必定大有效處。

劉備的這類態度,孔明也早就猜到了,孔明隻能笑笑說。

“我就曉得主公是仁慈之主,不肯行這條戰略,不過也冇甚麼,樊城南臨漢水,能夠恪守,也便利轉移,請劉景升把樊城劃歸主公統轄,也不愁曹軍南下。”

伊籍走後,孔明為劉備闡發當前的情勢。

“好,就依智囊之言。”

劉表既然在考慮立嗣的題目,那麼荊州內部的情勢就與以往分歧了。

對於孔明的這個闡發,劉備表示認同,兩人籌議進一步的行動時,部下又報。

世人坐定後,劉備讓從人獻茶。

……

“皇叔該當也傳聞了吧,襄陽高低,目前都在會商立嗣之事。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