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再現:諸葛亮不是後勤部長_第241章 北伐,誰是敵?誰是友?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“夷洲之南另有呂宋,呂宋之南是棉蘭老島,再向南是婆羅洲,若按此圖去尋,我敢保都尋獲得。”

麵對劉備的題目,龐統必定的答道。

劉備問:“智囊所指何人?”

龐統和法正也轉頭盯著孔明,等著聽孔明的戰略是甚麼。

……

對此,劉備也很確信。

確切,有馬超在,請羌報酬幫手也不難。

公孫度則是漢末群雄盤據時的一方權勢,占有遼東。

……

在劉璋的答應下,孟達法正已正式改換門庭,投身劉備帳下,張鬆等一眾身在益州,心繫劉備的人也很多。

但統統人都清楚,這是出於共同抵當曹操的需求。

“主公請看,東邊的大海當中,有一大島,名叫‘台灣’……”

聽劉備提到孫權,龐統闡發道。

為甚麼能把海丹青清楚?

劉備把孔明、龐統和法正三人聚在一起,參議北伐事件。

孔明說,開戰之前,另有一方權勢,能夠成為幫手,千萬不要健忘。

法正也跟著說。

三方當中。

接著,龐統指著西北方向說道。

喜好三國再現:諸葛亮不是後勤部長請大師保藏:三國再現:諸葛亮不是後勤部長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。

孔明看到劉備這副模樣,上前欣喜劉備道:“主公不必擔憂,我有一計,可令孫權不輕舉妄動。”

“馬孟起在羌人當中很有聲望,請他修書至羌地,羌王迷當可成為我們第三個幫手。”

劉備也伸出三根手指,確認前邊提到的三個幫手。

想個彆例,將孫權的大船都騙出海,這就是孔明的。

孔明心說,我但是穿越者,上學時地理成績好著呢,畫個海圖算甚麼?

……

“我也有聽聞海中有一島,不過彷彿叫作‘夷洲’,‘台灣’這名字未曾聽聞。”

將來劉備若強大起來,也要麵對曹操和孫權兩家。

在當代,若坐船去一趟東南亞,用不了多久。

想了想,劉備又有些擔憂地問:“隻是,公孫康敢公開背叛曹操嗎?”

公孫康作為北伐曹操的第一個幫手,被肯定下來。

現在劉備籌辦北伐曹操,如果能爭奪公孫康背叛曹操,則劉備的勝算,就又多了一分。

但這僅僅是名義上。

公孫度身後,公孫康擔當公孫度的遼東基業,並在曹操平滅袁氏之時,迫於壓力,歸順曹操。

北伐之時,請劉璋出兵助陣的話,劉璋百分百會承諾。

龐統說完,法正和孔明也表達一樣的觀點。

“強則有敵,弱則有友。”

……

因為,劉備如果想同一天下,畢竟會與孫權有一場水軍大決鬥。

孔明則搖搖羽扇說:“用調虎離山之計,將孫權的主力戰船騙離江東,冇有大船,孫權就冇法對荊州進兵。”

隨後,劉備又伸出第四根手指,他麵帶難色地說:“另有孫權,待我北伐之時,你們說他是敵是友?”

隻要公孫康不造反,曹操也懶得理公孫康。

劉備當即詰問:“那如何才氣將孫權的主力戰船騙離江東呢?”

因而,劉備對法正說:“孝直,益州的事,就有勞你了。”

然後,法正又說:“主公一向與益州盟好,劉季玉可為第二個幫手。”

法正簡樸的一句話,八個字,道出了三國期間,三家乾係的本質。

聽到公孫康的名字後,劉備點了點頭,“不錯,如果公孫康能一同起兵的話,則對曹操是一種掣肘。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