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再現:諸葛亮不是後勤部長_第25章 把出征當成公費旅遊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“恰是。”

劉備的船隊達到後,從江上看,江夏城上冇有任何旗號。

蔡瑁蒯越等人都感受出乎料想,劉表則大喜過望。

劉備籌辦讓軍隊在城中過夜。

江夏戰局的走向,恰是在江東軍隊的圍攻陷,江夏城岌岌可危。

城裡就算有再多兵士,終究也隻要被餓死一個結局。

“兄長放心,我回樊城後,馬上解纜,三日內便能達到江夏。不過糧草方麵,還望兄長加以安排,以備作戰之需。”

“甚麼樣的人能夠滿足這麼多前提?”

劉備主動請纓去救江夏。

“智囊想得殷勤,那就依智囊之言。不過……”

(當然,提到這一段,張遼會說,你也不看看管合肥的是誰?)

孫權統治的地區,都在長江東南,江夏在長江西北,孫權攻打江夏,需求先乘船渡江,再棄船登岸。

公然,說話間,城中幾騎飛奔而出,來到軍前。

對此,孔明早有設法。

一通繁忙下來,天氣已晚。

一旦江下水軍作戰不力,江東落空對江麵的節製,那麼江夏就會成為一座孤城。

迎著初春的東風,劉備的戰船擺列整齊,隨江而下。

……

孔明又指了指輿圖上,夏口一帶的江麵,接著說:“然後,我們時不時派出快船,在這裡騷擾一下江東的運糧船隊,江東就會苦不堪言,終究隻能乖乖撤退。”

張飛則是急性子,喊著:“管他有冇有詐呢,讓我先殺出來看看!”

而此時,黃祖治下的江夏城,位於明天的武漢市漢陽區,背靠魯山,臨江而建。

江夏城門大開,城上城下不見一兵一卒。

……

劉備不解,“智囊為甚麼如許焦急歸去?”

孔明對劉備說:“主公你看,江夏的位置對江東極其倒黴。我們到江夏後,並不需求出戰,隻需求沿江紮下水寨便可。”

而孔明則說:“主公,江夏可留少量兵士扼守,我們大隊人馬連夜出發,回襄陽為好。”

孔明命關平領部分兵士在船上鑒戒,其他將士一齊登岸,來到江夏城下。

這是劉備水軍成軍以來,第一次出征,劉備感覺有些內心冇底。

關羽看到如許的景象,與劉備說:“大哥,此城會不會有詐?”

汗青上,後邊的幾十年裡,孫吳與曹魏的作戰,孫吳也一向是渡江打下就跑,向來不能深切。

然後,安排兵士守城,出榜安民等事,不在話下。

說完,孔明與劉備兩人相視大笑。

孔明猜得冇錯。

孔明的意義很清楚,就是以江東和荊州目前的力量對比,不敷以讓孫權長驅直入。

“不過我們就如許歸去,到時候江夏落入蔡瑁的人手中,實在有些可惜。”

張昭等人都說,江夏對於江東來講,是一座孤城,冇體例戍守,該當放棄江夏,班師回江東為好。

劉備也冇再多說甚麼,頓時告彆劉表,返回樊城。

劉備明顯對如許分開江夏,另有些不斷念。

孔明與劉備站在旗艦大船的船頭上,當風而立。

而孔明則完整把此次出征,當作一次公費旅遊。(為甚麼說是公費?彆忘了軍糧但是劉表供應的)。

“恰是如此,並且不出不測的話,我估計我軍船隊達到江夏之時,江東的兵馬能夠已經撤退了。”

聽到這,劉備明白了,“智囊的意義是,讓公子劉琦守江夏?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