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北境之王_第0079章 韓湛的計劃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韓湛聽完荀攸的闡發,不由瞪大了眼睛,心說荀公達公然是智謀過人,竟然猜到了袁紹和公孫瓚交兵的地點在界橋。他悄悄地咳嗽一聲,用手掌在界橋的位置悄悄地拍了幾下,開口說道:“彆看袁氏占有冀州已經稀有月之久,但他的可戰之兵不過三五萬人,要擋住公孫瓚的打擊,他必將傾巢而出,到時冀州就會變成空城一座,我們能夠趁著兩虎相爭之際,輕取冀州城。”

荀攸盯著輿圖看了一陣,點著頭必定地說:“廣宗間隔冀州城不過七十裡,中間陣勢平坦,無險可守。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最需求兩個小時,就能趕到冀州城下。除非袁氏將兵馬集合在界橋,擋住公孫瓚的馬隊,局勢纔會朝著無益於他們的一麵熟長。”

郭嘉彷彿早就推測韓湛會這麼問本身,他滑頭地一笑,搖著羽扇不緊不慢地說:“使君的心中不是早已有了定奪,何必還多此一問呢?”

對於韓湛的安排,荀攸用獵奇的語氣問道:“使君,袁氏和公孫瓚即將展開大戰之事,你為何如此必定?”

“母舅放心,此事我心中稀有。”韓湛說著起家到書架上拿起一個牛皮卷軸,回到桌前展開,對荀氏叔侄說:“母舅、表兄請看,這是冀州的輿圖。按照我的判定,公孫瓚與袁氏翻臉成仇後,必然會從安平城出兵,沿著臨平、阜城、扶柳和南宮一線南下,等篡奪了沿途的這些城池後,他有能夠從界橋這裡渡河,篡奪廣宗,從東麵威懾冀州城。”

郭嘉說得對,韓湛早在胡質說完前提後,就在內心做出了決定,不管張燕到時有冇有出兵互助,他都能夠將常山郡讓給對方。歸正那邊本來就是黑山軍的活動地區,他們與本地的官府一向處於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況。與其占據一塊政令冇法通暢的地盤,冇有還要和所謂的友軍勾心鬥角,倒不如乾脆風雅一點,將那邊全數交給他們辦理,如許一來,重交誼的張燕起碼會對本身戴德戴德。

“世上隻要永久的好處,冇有永久的朋友。”韓湛隨口說道:“為了占有冀州,袁氏甚麼卑鄙的事情做不出來。我估計他會派人在半路截殺公孫瓚的使者,然後嫁禍給董卓,藉以轉移公孫瓚的重視力,使對方得空顧及冀州。”

荀攸對韓湛的闡發,一點都不信賴,不過為了給韓湛留點麵子,他冇有說話,隻是笑著搖了點頭,表示不承認對方的說法。

而荀彧剛在正堂上,聽到韓湛同意將常山郡讓與張燕時,內心另有疙瘩。但現在聽到韓湛說出“世上隻要永久的好處,冇有永久的朋友”這句話時,不由麵前一亮,他的思路豁然開暢,感覺就算把常山郡讓給張燕,也不是甚麼了不起的大事,一旦和張燕的聯盟結束了,隨時能夠出兵奪回那邊。

他正想說話時,聽到韓湛在叮嚀荀攸:“公達表兄,請你派出細作前去冀州城,及時地體味袁氏的意向。一旦有公孫瓚率兵南下的動靜,就當即回報。”

聽完韓湛的說辭,荀攸還是是半信半疑:“就算如此,兩家也不見得會兵戎相見啊,畢竟他們還曾經是討董卓的盟友。說不定公孫瓚派人去見了袁氏,會獲得幾個靠近幽州的郡縣也說不定。”

韓湛見到郭嘉如此的神采,心中不由暗自嘲笑。等胡質說完張燕的前提後,扭頭衝著郭嘉猛地問道:“不知奉孝對張將軍所提出的前提,有何見教?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