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兵臨天下_249.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“文將軍已經到江夏了,他幾近是和我同時解纜,不過他要繞開張允,估計會晚兩天到襄陽,明天或者後天就應當到襄陽了。”

諸葛亮笑而不言,他摟著女兒,提筆也畫了一隻貓,臉卻有點長,又添上長鬚,就像他本身,諸葛果咯咯直笑,搶過筆在中間寫了‘諸葛貓’三個字。

劉璟點點頭,“我靜候佳音。”

諸葛亮送客回到書房,黃月英已經清算好了茶具,有些抱怨丈夫道:“我真不明白你如何想的,你不是說隻要璟公子誠懇來聘請,你能夠考慮去江夏嗎?現在人家請你做智囊,位在元直之上,你卻又不承諾了。”

這都讓劉璟非常擔憂,現在蔡進就坐在他麵前,從蔡進這裡是否能夠曉得一點文聘的籌算?

“我恰是為此事而來!”

“如果璟公子親身來請夫君,夫君會承諾嗎?”

“你這臉上的傷是如何回事?”

蔡進點點頭,“是我祖父的意義,他擔憂家主經不住曹軍壓力,投降曹軍,以是他命我一把火燒了渡船,絕了家主的動機,隻可惜,最後還是剩了二百餘艘未燒燬。”

“你能奉告我,為何要燒船?這莫非是文將軍的號令嗎?”

“誠意?”諸葛亮嘲笑一聲,“我可看不出他那裡有誠意!”

劉璟纔對蔡進笑道:“我們有兩年冇見了吧!”

兩人隨口聊了幾句,話題便轉到文聘身上來,蔡進更體貼師父的環境,他謹慎翼翼問道:“不知我師父近況如何?他應當到江夏了吧!”

劉璟點點頭,擺手笑道:“請坐吧!”

這時,黃月英也感喟道:“這幾年竄改很大,之前的舊友大多各奔前程,我也常勸孔明出山致仕,造福天下百姓,以實現心中抱負,不要終老山林,可他就是不聽,元直,你也勸勸他吧!”

黃月英太體味丈夫了,骨子裡剛強又高傲,她感喟一聲道:“不過就是人家不肯親身上門罷了,元直不是說了嗎?他軍務繁忙,不然必然會來拜訪。”

半晌,放下一艘劃子,有軍士搖船而來,拱手笑道:“蔡將軍,我家太守有請!”

“說實話,我也不知。”

“過幾日要去。”

就在劉璟和蔡進細談的同時,徐庶也呈現在諸葛亮的府宅中,自從五年前徐庶去了江夏郡,便再也冇有見過諸葛亮,固然三年前他曾回過隆中,但當時諸葛亮恰好去了蜀中,兩人交臂錯過。

諸葛亮笑了笑,“這就是璟公子的聰明之處,他要考慮元直的感受,畢竟元直跟從他多年,按理應當是元直為智囊,他卻來請我,如果他表示得太熱忱,會傷元直的心,以是他讓元直來,如果元直情願接管,過些日子他天然就會親身來。”

蔡進便將燒船之事說了一遍,卻冇有說是甚麼啟事,最後黯然道:“家主大怒,抽打了我十幾鞭子。”

書房裡,諸葛亮和徐庶對桌而坐,中間坐著黃月英,她也是徐庶舊友,數年不見,世人都有一種重見故交的高興。

諸葛亮也笑了起來,“如果我冇有猜錯的話,應當是去汝南或者潁川了,不過這步棋走得並不高超,或許恰是曹操所盼。”

蔡進心中苦澀,感喟一聲道:“提及來我理該當斬,船是荊州公器,我卻因家屬好處而燒燬之,心中實在是慚愧萬分,等文帥返來,我會向他請罪!”

中間黃月英見丈夫婉拒了徐庶的美意,心中有些過意不去,也勸諸葛亮道:“璟公子應當很不錯,不然元直和山民也不會對他忠心耿耿,縱觀荊州,暢旺者唯有江夏,妾身也傳聞江夏群眾安居樂業,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,這恰是明主治國之象,夫君也讚美江夏管理有方,既然璟公子誠懇聘請,夫君為何不去試一試呢?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