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庸的主將恰是魏延,以魏延的身份,他應當是坐鎮江夏或者南郡,獨擋一方,卻讓他守這座邊疆之城,在荊州將士眼中,這就是對魏延失守柴桑城的懲罰。
上庸城頭鐘聲高文,守軍大喊小叫,城頭最高處的烽火撲滅了,是三柱青煙,表示有軍隊大肆來攻,城頭上三百餘守軍張弓放箭,射向奔騰如潮流般的漢中軍,盧進目光嚴峻地望著鋪天蓋地殺來敵軍,他們隻要三百人,就算真的守,他們也守不住城池。
魏延又叮嚀他道:“此事非常奧妙,這裡隻要你我兩人曉得,且不成再讓第三人曉得。”
漢中軍來到了一處比較寬廣的山坳內,一條小溪從山澗潺潺流下,孟達見這裡合適安營,便一擺手令道:“停止進步,軍隊當場駐營。”
就在這個關頭時候,劉璟獲得了漢中軍趁荊州軍光複荊南的機遇篡奪上庸的動靜,劉璟極其大怒,立即命甘寧率兩萬水軍分乘五百艘戰船向漢中進軍,又令趙雲為主將,帶領一萬五千軍從陸路打擊上庸,同時責令魏延建功贖罪,出任趙雲副將。
上庸城牆高大而堅毅,它又位於高處,兩邊都是險要山勢,火線麵對堵水,可謂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,要想攻陷這座城池非常艱钜,但荊州拿到這座卻不費吹灰之力,以互換的體例從曹操手中獲得了這座通往漢中的關頭城池。
三百兵士開啟了東門,在盧進帶領下衝出了城頭,他們冇有去船埠,而是沿著堵水向北逃去,魏延在北麵十裡外給他們安排了船隻。
一刻鐘後,魏延帶領一千守軍渡河過了堵水,向對岸庸南城殺去,而上庸城的守軍隻剩下三百餘人。
但魏延卻心知肚明,他在接管這個守將之職的早晨,賈詡便詳細地將此次漢入彀謀奉告了他,他實際上是在履行荊州西擴的嚴峻決策。
這場偷襲戰的成果讓漢中軍喜出望外,他們不傷一兵一卒,便勝利地篡奪了上庸城,將張魯夢寐以求的這座城池攬入了懷中,孟達立即派人趕赴漢中向張魯報喜,同時也提示張魯,要製止荊州****,不但要加強上庸防備,同時也要製止荊州軍從漢水打擊漢中。
孟達點點頭,“多謝李將軍!”
盧進鄙人雉縣和魏延存亡與共,兩人結下了極深的友情,他也成了魏延的副將,魏延將他拉到一邊,低聲道:“事情冇有那麼簡樸,你儘管聽我的安排,我率一千軍去奪回下雉縣,你率剩下的弟兄守上庸,假定關中軍大肆來攻,你不消守城,立即棄城而走,我會給你鄙人流安排船隻過河,記著了,千萬不要抵當,不要做無謂的捐軀,立即棄城!”
此時,荊州軍已占據公安縣,正分兵三路向武陵郡、零陵郡和桂陽郡進發,而劉備軍則被迫南撤至衡陽郡,在衡陽郡擺下步地,籌辦和荊州軍決一死戰。
孟達當即令道:“李將軍可帶領五百弓弩手趕赴堵水船埠,阻截魏延軍隊返來,我來賣力攻城。”
就在這時,一名探子飛速來報,“啟稟孟將軍,魏延率一千軍隊渡河向庸南城殺去了。”
幾名將領飛奔而去,這時副將盧進倉促走來,勸魏延道:“將軍,我們的守軍隻要一千餘人,如果都去奪庸南城,上庸就空了,萬一這是山賊的調虎離山之計,結果很嚴峻。”
“嗬嗬!這不是天意,是將軍的戰略勝利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