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下公孫勝,劉備在籌辦出征期間,可謂新官上任三把火,調集官員前來商討事情。起首便是軍紀,劉備部下兵馬雖強,但是因為與外族長年作戰的原因,而軍紀卻並不如何樣,劫奪百姓的事情,時有產生。
“如此賢才,我不管如何,也要將他求來!”劉備點了點頭,眼中儘是果斷。
“賢侄但是有甚麼心機?”看著公孫勝發楞,劉備扣問道。
田豫解釋道:“不是合作,是操縱,外族之間,也並非鐵板一塊,不會同一,可女真部落,在東北方,卻已經是一家獨大了。仇敵的仇敵,便是朋友,主公能夠以此操縱烏丸為我所用,而並非合作!”
三萬雄師來攻,劉備便也起三萬雄師抵當,時價公孫瓚心喪,三萬雄師披麻帶孝,籌辦出征,也可謂氣勢洶洶。
劉備聽了大喜道:“如此最好!”
劉辯第一件事,便是束縛將士,清算軍紀,不答應兵士劫奪百姓。
劉備讓世人推舉人才,幾人非常難堪,鄒丹拱手道:“主公,幽州名流雖多,但當初主公卻也請過,但大多不肯前來相投。”
“國讓,你這一年來外出遊學,定然交友很多名流賢才,便為我講講,備定然親身去請!”劉備看向身後一名青年道。
“伯珪兄當初束縛士卒不敷,又誠意不敷,故而那些名流不肯前來,我現在束縛兵士,如果親身去請,幾次相顧定能請來賢才!你們且說說,我幽州有那些名流!”劉備笑著扣問道。
“天然情願,現在北平我二弟三弟勇武過人,而鄒丹等人大多武夫,唯獨智者,無人出運營策,如果有賢纔來投,能夠造福百姓,我就是將太守之位相讓,也甘心啊!”劉備點頭感喟道。
公孫勝搖了點頭道:“勝乃慵懶之人,隻愛雲遊四海,四周求道,交友朋友!”
“李泌?現居住在無終?”劉備喃喃道:“若他真有張良陳平之才,我雄師正要出征路過那裡,我便親往求之!”
“另有一人,名叫閻柔,他少年被烏丸鮮卑擄走,卻獲得他們的靠近信賴,仰仗他的才氣,他在烏丸,鮮卑當中,頗具影響力。但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,閻柔固然大要與外族靠近,但卻也仇恨外族,主公能夠招攬閻柔!”
田豫字國讓,劉備憑藉於公孫瓚之時,幼年的田豫就投奔劉備了,這一年多來,田豫四周遊學,直到公孫瓚歸天,劉備成為北平之主,田豫才返來。
劉備一看公孫勝的模樣,便曉得他明白了,拱手要求道:“備乃無能之輩,被推為太守,卻也知失職儘責,必然會保住這片基業!潘鳳領軍來攻,我並無絕對掌控擊退他,如果賢侄一走,那軍心便更加不穩了!還請賢侄臨時留下來,你既然不想理事,我也不賜與官職,隻是這出征你卻得跟我走一趟,不然必然大敗啊!”
公孫勝聽了,眼睛一亮,看著劉備身後的田豫道:“先前我聽國讓所言,遼東邴原,管寧,另有那閻柔等人都是賢才?”
“唉!”劉備歎了口氣盯著公孫勝道:“隻怕短時候賢侄是走不開了!”
田豫微怒,卻不發作,反問道:“您這麼說,是熟諳真正的賢才咯?既然如此,還請為主公保舉一番!”
“這幾人,都是青州人士,因為避禍黃巾,才遠居外洋。可謂隱士,遼東太守公孫度數次聘請,他們都不為所動,更何況他們身在遼東,如何能夠為主公所用?”田楷拱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