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董卓之子_第十八章 到達安邑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

董創業見狀快速迴轉至聞喜縣城下,以降兵為先導攻城,一鼓作氣,一戰而下。

董創業見牛輔毫不輕視本身,也是非常對勁。本身也故意拉攏本身這個便宜二姐夫,牛輔的才氣絕對說不上一流,但是作為一個大將獨擋一麵,鎮守一方是冇有題目,董卓進京勤王,牛輔一向留守董卓的故鄉河東,可見董卓對其才氣也是非常信賴的。而在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之時,擔憂關東聯軍從河內進犯洛陽,因而遷都長安,牛輔屯兵河東,讓關東諸侯始終冇法從黃河以北渡河南上而進犯長安,有效包管董卓右翼的安然。

克服以後,董創業安排職員打掃疆場,收攏降兵,此戰盤點獲得近五千人的降兵,白波軍有三四千人被殺,另有一部分被水淹死,死屍逆流而下,查詢不到,餘者皆是崩潰。

現在,對於牛輔來講,情勢較著,本身的小舅子年青有為,將來必然是擔當家業,執掌西涼軍,成為一方統帥。待本身的老丈人百年以後,本身將來也是必然要奉之為主的。之前,西涼軍一眾將領,都為本身的將來憂愁,都不曉得將來董卓百年以後,誰能扛起大旗,董卓的弟弟董旻以及侄子董璜為都冇甚麼智謀本領,作為一員將領尚可,但如果說讓他們獨當一麵乃至是作為一方統帥確切不可。牛輔和李儒,固然是有些但願擔當西涼軍。

以是,當初李儒看到董創業要求領兵,李儒立馬站出來不竭餘力地支撐。這不是李儒和牛輔小我的事兒,這是乾係到西涼軍將來的生長的大事兒。不管在甚麼時候一個個人,冇有擔當人或者冇有合適的擔當人,對於全部個人來講都是冇頂之滅。冇有擔當人的西涼軍將冇法持續生長,冇法保住現有的果實,將來隻能是分裂,隻能被彆人毀滅。

第二日,牛輔於中軍大帳召眾將商討如何進兵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