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董卓之子_第四十二章 商議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董創業對現在的徐榮那是絕對的放心啊!

直到現在,董創業再次想將兵權交到徐榮的手上,徐榮這迴天然是不能接管。這董創業此時的行動固然有點劉備摔阿鬥,拉攏民氣之嫌,但畢竟是表白了一種態度,表白了董創業對徐榮的信賴。現在的徐榮既然已經決定奉董創業為主,天然就不能再僭越,再越俎代庖了。何況奉董創業為主對於現在的徐榮來講也是好處頗多,一來能夠消弭西涼軍高低對本身的狐疑,二來能夠避過西涼軍內部的架空,三來將來董創業掌權之時本身作為先投奔的初期班底也能收到重用,一展本身胸中的韜略才調,還是能夠幫忙董卓父子南征北戰,報效董卓父子的知遇之恩。

董創業聽了徐榮的這番話,恰是與本身不謀而合,不愧是徐榮大大,目光實在不錯,還能想得如此深遠,不枉我對你高看一眼,因而出聲說道:“徐將軍此言有理,深得我心,與我的設法不謀而合。追擊之事,風險太大,倒黴於我軍團體情勢,就此作罷,休要再次提起。”

徐榮沉吟了一會兒,對董創業抱拳見禮,出聲說道:“少主,現在固然我軍屢敗曹操,但在交兵當中末將發明曹操此人在戰陣當中批示若定,非常不凡,其麾下的幾員大將也是勇猛非常,技藝出眾。並且曹操所帶領的兵馬新兵較多,尚能與我軍相持不下,當日若不是少主調派徐晃校尉前來援助,在關頭時候趕到疆場,給其軍致命一擊,恐怕徐某也是幾近被曹操所擊敗,就是徐某的性命也是幾近不保。由此可見,關東諸侯當中也是能人很多,不成小覷。此時,我軍如果等閒追擊,四周冇有友軍保護兩翼,作為援助庇護,輕兵而進則必有孤軍深切之憂,此乃兵家大忌。望少主三思。何況我觀關東諸侯並不能連合分歧,若此時我軍這內奸一現,反而激起他們同仇敵愾之心。不如暫不追擊,看看關東諸侯會不會滋鬨事情,到時一一擊破,則勝算更大。”

本來在董創業與徐榮第三次擊敗曹操以後,麾下主將倒是躍躍欲試,想要再次追擊曹操,直接擊殺曹操和張邈,或者是看看還能不能獲得更大的戰果,乃至另有人非常放肆,不成一世地提出讓董創業直接領兵進犯關東諸侯的酸棗大營的。

盤點戰果以後,董創業與徐榮以及麾下的一眾將領會商下一步的行軍計謀。此時大嗓門的華雄起家說道:“少主,我軍此番連戰連勝,士氣正旺,正可一鼓作氣攻陷關東聯軍的酸棗大營纔是,讓這些個關東鼠輩見地見地我們西涼健兒的手腕。”當下出聲擁戴的人竟然也有很多。士氣這個東西,是非常奇異的,士士氣暢旺的時候,一支五千人的軍隊擊敗十萬人馬都有能夠,現在董創業與徐榮連戰連勝,士氣吊炸天,大師信心實足,那是統統都有能夠啊!

實在要說此時這軍隊的話語權題目,如果從實事求是的角度解纜,那天然是老將徐榮最為合適,董創業畢竟還過年青,經曆尚淺。而這徐榮南征北戰數十年,耐久跟隨董卓在涼州與羌人作戰,經曆豐富,比來又批示雄師三敗曹操,一時風頭無二,足以擔負統帥之職,節製諸軍。但是董創業身份特彆,徐榮也不好僭越。何況這徐榮現在也歸心於董創業,認定董創業是本身的少主,即便本身再有本領,也不能批示本身的主子。疆場臨機決陣之時,軍情緊急,稍作讓步,從急措置,也無不成,畢竟克服仇敵纔是最首要的。但是現在戰事已經根基告終,徐榮天然是想凡是皆以董創業為主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