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既然你二人皆對漢升老將軍心折口服,那吾將老將軍留在此處便恰是合適之地。”
幸虧黃忠對諸葛亮這般隻知居中定計之人亦是無甚好感,劉封乃是劉備之子,在其看來就是君,而諸葛亮為臣,是故得知劉封與諸葛亮不睦,黃忠心中便對諸葛亮冇了好感。
劉封見二人點頭應了此事,當即揮手著身後軍士給二人讓出一條門路,表示二人拜彆。
魏延目睹黃忠隻是杜口不言,心急之下倒是將黃忠心中所想說了出來。
而劉封之以是如此決定,便是因他與黃忠,乃是拯救之恩,是故以黃忠脾氣,定然是會忠於劉封,再者說,劉封此時髦且不是閃現鋒芒之時,身側有了魏延,黎闖,甘寧,加上龐統,徐庶,已是有些惹眼,再加黃忠,如果被劉備發覺,多數會對其更加防備,起碼此時,劉封尚不肯如此。
劉封一言至此,便未再說下去,但甘寧與魏延皆是體味了劉封話中意味,對於劉封此時所處情勢,他二人皆是心知肚明,義子之身,再有大功亦會招致防備猜忌,是故這通天之功,終究能夠將南郡一郡之地換來便已然算是不錯,故而將黃忠安設在這長沙郡中,乃是後招,在劉備與諸葛亮不知情之下,又在荊州要地留下一火線之地,二人瞭解以後,皆是暗自佩服劉封深謀遠慮。
將長沙城中事件儘皆安設結束,劉封便將世人儘皆遣出府中,隻留下黃忠與甘寧,魏延三人,三人相互對視一眼,便知劉封多數之前有未儘之言,因而全數打起了精力,此番跟從劉封交戰四郡,每次戰役皆是暢快淋漓,特彆是將魯肅與淩統二人逼迫的幾近是奔逃而去,讓三人皆是對劉封之智勇萬分佩服。
魯肅與淩統心知此事隻得如此,無法之下,俱是點頭稱是。此番前來,魯肅之計皆被劉封推測,是故劉封能搶先一步,斬殺韓玄,並設下埋伏,將二人逼迫至此,若說之前魯肅對劉封隻要賞識之情,現在,貳心中更是平增幾分畏敬。
直至深夜,劉封才教黃忠得知了他在此鎮守所需重視之事。至此,此番出征四郡,劉封幾近未損一兵一卒,便達到了其之前假想,算算光陰,劉封深知噹噹即趕回南郡,江陵城中,另有一不得不解之困難。
目睹淩統與魯肅率軍拜彆,劉封這才微微鬆了口氣,他放二人拜彆,亦是無法之舉,魯肅乃是周瑜幾近最為倚重之人,一旦對其痛下殺手,周瑜必然會與劉備不死不休,到時諸葛亮又會趁機煽動劉備,將此事之責扣在劉封身上,將這篡奪四郡之功化解,劉封與諸葛亮打了多時交道,天然要製止此種環境產生。
劉封將此事說破以後,四人又在府中密談了多時,這期間,魏延與甘寧皆是將劉封各種功勞說與黃忠,其目標天然是讓黃忠體味劉封心中所想,並看其是否真會忠於劉封,若不能教其得知劉封與諸葛亮乾係,難保到時黃忠會在不知情之下將劉封坦白之事讓諸葛亮曉得。
黃忠見劉封看出了其心中所想,隻是一陣憨笑,點頭倒是並未出言,他脾氣不似魏延與甘寧那般粗暴,其與劉封畢竟也算是是君臣之間,故而並未隨便承諾此言。
目送淩統與魯肅二人向江東營寨地點方向而去,劉封這才率軍回了臨湘城中。
“確是如此,將軍既然心中已然稀有,卻為何還是將老將軍留在此地?長沙近處另有武陵,北方另有南郡,並非是甚難以保衛之地,何勞老將軍在此鎮守,如果讓老將軍與我等一道隨將軍殺敵,那我與興霸二人自愧不如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