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封疆萬裡_第147章 等價交換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隻見徐庶聞言隻是微微一笑,答道:“主公現在身側賢臣很久並不貧乏,更有諸葛智囊這等大才,若庶留在此地,錦上添花尚可,卻難有作為,主公不若便將庶安排於長沙一郡當中,今後亦可有所期冀。”

徐庶聞言趕緊拜謝了劉備,就算是領受了這長沙太守之職。

劉封天然領命,之前龐統便是有言,南郡地理居中,劉封在此地一旦有所行動,或是與何人相見,皆在世人監督當中,全無擁兵自重之險,故而劉備定會同意,本日見公然如此,劉封心中便是嘲笑一聲。

“封此時另有部分人馬在南郡江陵城中駐守,這些光陰封對南郡已然是非常熟諳,更兼南郡與襄陽毗鄰,封駐守在江陵城中便罷,若父親有所呼喚,或是曹操,孫權有所異動,封不日便可到達,為父親解憂!”

劉封這一番話,說得亦是言辭誠心,無懈可擊,且之前劉備所慮者,乃是劉封請命前去桂陽或是零陵這等偏僻之處,讓劉備不能得知其所為之事,現在劉封請命留在江陵,與襄陽幾近近在天涯,劉備全無擔憂之心,看向諸葛亮,其亦是微微點頭。

劉封此時話雖如此,但語氣倒是很有些生硬,在劉備看來天然是對徐庶給諸葛亮得救非常不滿,但劉備卻故作不知,持續問道:“既然如此,那餘下幾郡之地,子威可有中意之處?”

合法氛圍很有些難堪之時,徐庶自行列當中站出,擋在劉封身前,拱手言道:“庶自曹營返來,未立寸功,卻有一不情之請,不知可否說出?”

“庶在江陵之時,暗中研討了一番這荊州數郡情勢,得知長沙郡中老將黃忠,統兵很有些章法,而長沙位置居中,又有湘水,乃是絕佳練兵之地,若主公不棄,將長沙與黃忠交於庶手,庶定當還主公一眾精銳之師!”

一者是因其出列為諸葛亮得救,會讓諸葛亮覺得其與劉封隻見乾係不過爾爾,心中還是是與諸葛亮更加靠近,二者是徐庶自請分開劉備身側到那長沙小郡當中,恰是諸葛亮心中所想卻又冇法直言之事,如此良機,諸葛亮天然順水推舟。

“元直何出此言,若無元直在新野之時屢施奇策,我等又如何能在此地,吾又如何能得智囊這等絕代奇才?元直有何事相請,儘管說出!”劉備此時也正因劉封與諸葛亮再次起了爭論而無法,聞言趕緊接過話來,不再理睬劉封與諸葛亮。

此事已了,劉備又是看向劉封,淺笑道:“長沙乃是子威所取,現在交於元直之手,子威可否情願?”

“長沙戔戔小郡,元直怎能發揮才調,不若留在襄陽,與智囊一同出運營策,如何?”劉備因對徐庶非常賞識,並未想到徐庶能自請到長沙任職,心中很有些不捨之感,當下出言挽留道。

“封早在城門之時便已就此事向父親請罪,父親尚且並未出言責備,智囊這是為何,封之以是放曹植歸了曹營,一者以曹植一清閒墨客調換襄陽,乃是等價互換,智囊又豈能不知?二者封探得曹植正與曹丕爭奪曹操世子之位,若不將其放回,數年以後,我等又怎能有機可乘?”

至此,劉封心中兩件大事儘皆達成,而後劉備隻是將糜竺,孫乾與簡雍這三位老臣派往零陵,桂陽與武陵郡中,其他人等儘皆留任襄陽。

劉備見徐庶心機如此果斷,便猜得其多數是不肯屈居於諸葛亮之下,再行挽留,又恐惹得諸葛亮心中不喜,因而轉頭看向諸葛亮,言道:“智囊與元直乃是故交,元直之才智囊亦是心中瞭然,不知著元直前去掌管長沙之事,智囊覺得如何?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