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荊州之地,自南郡以南,皆為我軍統統,非論何人,如果膽敢來犯,定斬之!”
劉封才方纔自主流派便有此等霸氣,龐統與徐庶看在眼中,麵色皆是非常欣喜,劉封能有如此心氣,何愁大事不成?
徐庶見得劉封自劉備帶去益州軍馬當中竟帶回兩萬軍士,當下心中大定,其之以是倉促與甘寧趕回,隻因江陵城中兵少,一旦諸葛亮與張飛帶兵返來,加上關羽鎮守江夏之兵,瞬息間便可聚齊近乎十萬雄師,到當時劉封雖坐擁五郡,兵馬卻隻要一兩萬之多,又如何能夠抵擋?
當下,趙雲便率其本部五百馬隊護送劉備骸骨返回襄陽去了,那劉封帶回的兩萬雄師,劉封在校場之上一問之下,還是全數願在江陵與劉封同生共死,無一人願隨趙雲回襄陽,這讓趙雲臨行之時麵上亦是一副如有所思之相。
“子龍將軍不必猶疑,父親親子乃是劉禪,封一義子,本為螟蛉,於情於理,子龍將軍定然要回到襄陽,保幼弟劉禪,封心中雖期盼將子龍將軍留在此地,但何去何從,全憑將軍情意!”
士燮能有此前提,早在劉封心中,當下劉封便命令道:“給劉琦公子複書,三月以內,我便前去撻伐蒼梧郡,吳巨若相抗則必死!”
“據劉琦公子信中所言,所能夠幫忙士燮將那蒼梧太守吳巨斬殺,士燮便唯我等馬首是瞻!”
此事宣佈結束,除將南郡諸地設防一番後,劉封還是如同以往那般,與龐統,徐庶二人對坐於屋中,三人皆是心知,此後該當何去何從,徹夜便要有所定奪。
“他有甚麼前提?”劉封冷哼一聲,當即便問道,士燮已然縱橫交州數十年,即使劉琦身份高貴,更有荊州牧之職在身,但這些都是非首要因果,士燮能承諾此事,乃是其另有所圖。
“此番放歸,是為今後得一放下心中承擔,輕裝上陣的子龍將軍,諸葛亮用不得子龍將軍悠長,人間能用子龍將軍之人,除卻父親,唯封罷了……”
坐在這主位之上,看著那世人儘皆佩服的身姿,劉封胸中彷彿有甚麼一向被塵封的東西破裂開來了普通,一股熱血在其胸中直衝雲霄,這一刻他終究明白,何為傲視天下,何為君王一怒……
劉封此番言畢,躬身向趙雲拜了三拜,算是彆過,趙雲亦知劉封如此對其已然是仁至義儘,此番一彆,再相見時便是敵非友,因而亦還了三拜,未發一語,出府門去了。
劉封目睹趙雲神采,便知其心中定奪,因而又開口道:“想來諸葛亮與張飛二人兩今後便會到達襄陽城中,到時若諸葛亮不依不饒,一場惡戰在所不免,將軍本日可將父親屍身帶回襄陽先行安葬,他日若襄陽無子龍將軍容身之所,封地點之地,城門永向將軍敞開!”
當夜,甘寧與徐庶行色倉促自長沙趕來,並照顧劉封這些光陰在林中暗自練習而成的精兵三千之數,其他精兵,皆被安設在長沙郡城當中,以防江東有所異動。
實在劉封心中早已有所策劃,隻是此番要先行肯定一事,因而搶先向徐庶問道:“臨行前籌劃之事,現在成果如何?”
彷彿早已商奉迎了普通,劉封此言一出,世人一同納頭便拜,口中之言也是整齊齊截,並無一絲偏差,劉封這才認識到,他們等候這一天已經太久了,若非劉備俄然身故,待其幫忙劉備告結束益州之事,又是不知多少光陰疇昔,對於這些出世入死隻為劉封一人的部屬、弟兄來講,劉封便更加愧對他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