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此事奉告劉封後,那人已然是汗流浹背,隻因孫權那信中所寫實在是有些駭人,龐統在江陵已然用心坦白了動靜,並將那手劄燒燬,隻是潛了其最為信賴之人將信中內容看了一遍,前來奉告劉封,此人並不知劉封與龐統之前所商討之事,隻道是荊州五郡此番有些危矣。
此番隨諸葛亮所做行動確是有些出乎劉封預感,但有龐統提示在前,劉封並非是全無防備,也正為防備諸葛亮有所異動,這纔將蒼梧路程安排得如此鬆散,現在蒼梧事畢,劉封也是心中大定,退一萬步講,就算是荊州五郡有失,劉封此後生長仍然有諸多能夠,並不會如諸葛亮所想那般,一旦破了荊州五郡之地,便是死局。
“孫權信中有言,限主公半月以內,將江東罪臣龐統,甘寧送回柴桑,且主公也需攜江東郡主孫尚香返回,並隨孫郡主在江東伴隨其年長老母,如若不然……”
此兩件事,乃是眾所周知劉封不成能應了之事,但劉封一旦回絕,卻能夠給孫權進犯荊州五郡的來由,故諸葛亮雖因劉封能夠提早獲知傷害有些不樂,但也算是完成了其想要與孫權共伐劉封的構思,見孫權果然將手劄收回,也隻能回到襄陽臨時規整兵馬,等候孫權呼喚之時,再與其共同出兵討伐劉封。
此番前去江東,所得之成果並不能讓諸葛亮完整對勁,雖有魯肅再旁慷慨陳詞,加上因孫尚香等人之事,孫權對劉封非常悔恨,但孫權卻還是未能當即同意諸葛亮所提江東調派五萬精兵,與襄陽五萬精兵兩麵夾攻南郡,先破了江陵,再一同攻向南邊,事成以後,諸葛亮僅要南郡一郡之地,其他四郡,儘皆交由孫權管理之計。
“無妨,先下去安息半晌,飽餐一頓,吾本欲本日返回荊州,待清算一番,便可解纜,但卻另有一事需得令你前去。”令那人非常驚奇的是,劉封聞言後並未有任何孔殷之相,隻是上前拍了拍其肩膀,叮嚀一番便自顧自走出屋去了。
合法劉封全速趕回江陵之時,襄陽城中,諸葛亮與趙雲亦是風塵仆仆回到了城內,入城後,諸葛亮尚未及安息,便將張飛等人也召入府中,命趙雲與張飛二人整備兵馬,以備交兵所需。
孫權聞言,眼中精光一閃而過,倒是做出一派氣憤之相言道:“劉封小兒欺吾太過,此番若能將其斬殺,天然並無不成。”
說到此處,那人又是偷眼看向劉封,見其神采如常並無甚不喜之色,這才深吸一口氣,出言道:“如若主公不能承諾這諸多前提,孫權便遣江東十數員虎將,率精兵數萬過江而來,將五郡收歸江東。現在孫權手劄當中所言的半月之期已然過了五六日,士元先生恐主公在此地逗留日久,誤了大事,特遣小人騎快馬日夜兼程,將此事奉告主公。”
遵循孫權對諸葛亮之言,如果無緣無端便攻向劉封,無憑無據,多數會被世人所不容,故孫權故意與諸葛亮一同朋分這荊州五郡之地,但卻要有理有據纔可行動,故孫權將諸葛亮留在柴桑,與麾下眾謀臣商討了數日,這才得了此計,便是如劉封聽聞的那般,修書一封,一麵索要龐統與甘寧返來定罪,一麵又以母命請孫尚香與劉封回到江東。
劉封並未因此人到來而抓緊路程提早解纜,而是還是按部就班將諸事安設結束,這才率魏延與餘下之前飛羽衛出了廣信城,向荊州方向吃緊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