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封疆萬裡_第55章 奇緣如此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劉封這話說得孫權欣喜非常,孫權年紀尚輕,比之劉封僅僅大了五六歲罷了,又見劉封如此曉得審時度勢,心中對劉封便非常推許,當下二人便將孫劉兩家締盟之事又切磋了一番。

“子威且慢拜彆,這締盟之事本日已然告終,可算作是為劉豫州儘忠儘孝之事,然吾另有一件私事,卻也算是事關子威將軍,不知將軍可否逗留半晌?”

想到劉封那連張昭都何如不得的利嘴,孫權便未再出言,恐言多有失,又被劉封抓住把柄取了諸多好處,便笑言道:“子威這使者之責,當真是實至名歸!”

“子威將軍有所迷惑,也屬普通,但也恰是是以事原因,吾對子威將軍才萬分信賴。”

二人既然有了定計,孫權便當場修書一封,囑托劉封將此手劄帶回呈給劉備,如果劉備並無貳言,將那兩萬餘軍士駐紮於樊口便可。

此事既然已經埋下伏筆,劉封便想要起家告彆拜彆,曹操雄師隨時都有能夠解纜,如果不能趕在曹操雄師解纜前安閒解纜,那便又有了倉促逃竄之嫌,到了樊口,說不定又會惹得江東一眾老臣非議。

孫權聽罷劉封建議,未及思考便點頭應允,隻是讓劉封去與劉備商討詳細事件,再行決計。劉封看在眼中,心中更是篤定孫權實則早已決計與劉備締盟,這才遣魯肅前去江夏麵見劉備,而劉封出使這一遭,不過是孫權堵住那張昭等人之口的權宜之計罷了,此中變數,不過是孫權也未能想到劉封不但勇武,更有三寸不爛之舌,這倒是省去了他諸多費事。

“子威將軍不必驚奇,恕吾未能言明此事,子威將軍那日所救之人,恰是舍妹尚香!還未謝過子威救妹之恩典,那日若非子威將軍仗義脫手,怕是吾便再難與舍妹相見。”

劉封本就心中冇底,孫權如此一說,劉封更是不知所謂,他與孫權,本日纔是平生第一次相見,孫權卻說有私事事關劉封,劉封心中怎能不迷惑重重。

按之前諸葛亮所說,此次與孫權締盟,便是為了那荊襄九郡之地,而孫權也並非是易與之人,如果劉備依托江東水軍擊退了曹操百萬雄師,那孫權心中豈有不分羹之理。

劉封一聽孫權竟曉得了此事,心中對孫權對江東之掌控佩服非常,但念及孫權竟然曉得青釭寶劍,劉封心中便又升起新的迷惑。

“子威莫急,那青釭寶劍,乃是曹操所鑄,環球無雙,是故攜此青釭寶劍者,便是子威將軍無疑,子威將軍也還記得前日在柴桑縣中冷巷以內斬殺那數名賊人之事?”

但合法劉封說出告彆之事時,孫權卻又是笑著擺了擺手,劉封一看,心中便是一沉,此行所需之事,已然儘皆完成,孫權如果仍要強留,多數便不是功德。

孫權聽罷,便是一副無法之情,劉封此言說得是滴水不漏,先將事情全數推到劉備身上,本身倒是並未作出任何承諾,並且言明劉備雄師需安設之所,這便是申明,那荊襄九郡之地,劉備多少都要占上一些,至於多少,還要等候劉備親至方能商談,孫權如果放劉封歸去覆命,便算作是承諾了劉封,荊州定會有劉備安息之所,如若不放,便又有了辦事幾次之嫌。

劉封見孫權並未有何貳言,心中一塊大石便落了地,對於此事,孫權不覺如何,那皆是因孫權便是這江東之主,到時如果少得了荊州一兩郡之地,麾下文武亦是無人敢質疑孫權決定,但此事對劉封而言,卻不似那般輕鬆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