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風起揚州_第18章 故人來訪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黃忠聞言,驚奇道:“公至既然在汜水關上,又是如何穿越重兵扼守的雄關,來到聯軍大營的?”韓暨聞言,哈哈大笑,道:“此事還多虧漢升幫我脫身啊!餘弟在此先給兄拜謝一番。”說著,他起家拱手哈腰,向黃忠行了一禮。

許攸接著說道:“主公,分兵以後,您仍可持續揮軍猛攻汜水關。一來可管束董卓主力,使其得空他顧;二來則可耗損眾諸侯氣力,解除異己。此乃一舉兩得之策!”

許攸稍作停頓,持續說道:“依鄙人之見,牛輔所接之令,必定是恪守轘轅關,庇護董卓雄師側翼,等閒不會出城迎戰。公孫瓚有精兵一萬五千,多為馬隊;廣陵軍僅五千人;張邈有兵兩萬。此三人兵力相加,不敷四萬,而他們欲以這四萬之眾攻陷五萬精兵駐守的轘轅關,無異於癡人說夢。隻要我等將他們拖在轘轅關下,還愁他們搶功不成?”

黃忠點了點頭,道:“公至你問吧。”韓暨慎重地問道:“漢升你要我在此效力,那我該拜誰為主?是張超?還是本日在疆場上斬殺華雄的張固?這父子二人誰又是漢升你的主公?漢升現在又在為誰效力?”

此時,張固三人已返回營地,各自回到憩息之處。典韋,身為張固的貼身保護,於張固大帳旁搭建起一座小巧的帳篷,日夜保護,不離其擺佈。而黃忠的憩息之所,則與張固的帳篷保持了一段適合的間隔,既便於隨時待命,又不失獨立與安好。

郭圖此時卻麵露不屑之色,嘲笑道:“許攸,你說得輕巧,卻忽視了民氣之龐大!你且說說,明日派誰去攻城?此地眾諸侯,誰不肯儲存氣力,坐收漁翁之利?”

黃忠趕緊將韓暨扶起,道:“公至,你這是何必呢?快快跟我說說,這到底是如何回事?”韓暨聞言,便將本身的經曆娓娓道來。

但是,自那以後,韓暨的運氣便產生了翻天覆地的竄改。他說道:“前番我家父兄與我,被同縣豪族陳茂歹意誹謗。我父是以身故,而我也幾乎喪命。幸得我暗中儲存財帛,尋覓死士,終究殺掉陳茂,用他的人頭祭奠了父親。”

黃忠聞言,眉頭微皺,心中湧起一絲迷惑。貳心中暗想:“真是世事無奇不有,前番適值碰到本家的黃公覆,現在又有南陽同親前來拜訪?既然是同親來訪,無妨請他出去,敘話舊情。”因而,他微微點頭,表示親兵領命而去。不久,親兵便帶著一名文士步入帳中。

本來,韓暨出身於南陽方城的王謝望族,乃是韓王韓信的後嗣。他的父親韓純,曾任南郡太守,祖父韓術也曾任河東太守。但是,世事無常,當年黃巾叛逆兵殘虐南陽,韓家也未能倖免。黃忠當時跟隨秦頡,在南陽本地參軍平叛,從而與韓暨瞭解。兩人固然春秋相差六歲,但誌趣相投,結下了深厚的友情。

郭圖一聽許攸反對本身的戰略,心中焦心,趕緊詰問:“許子遠,那你有何良策?”許攸淡然一笑,掃視世人一眼,緩緩道:“主公,董卓主力屯兵汜水關,其半子牛輔則分兵駐守轘轅關。據探子回報,轘轅關有五萬精兵。不若如此,明日大戰以後,主公可揮兵猛攻汜水關。若久攻不下,主公便可藉此分兵攻打轘轅關。屆時,命公孫瓚、孫堅和張固各領本部兵馬,共赴轘轅關!至於糧草,不但不成扣減,反而應多加供應,以彰顯盟主的漂亮與慷慨。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