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烽煙不棄_第27章 諸葛氏皆良人也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孔明是我在將來最為熟諳的前人,他的幼時我自是曉得些。孔明未滿十歲的時候親母章氏歸天,厥後父親諸葛珪另娶。固然我不清楚在真正的汗青上,他的後母待他們如何。但是,我想後母畢竟是後母,始終抵不上親母的顧恤珍惜。但是,當諸葛珪西辭,作為長兄的諸葛瑾竟是跟著後母避亂江東,未曾再照顧孔明同諸葛均分毫。

淡哂一笑,孔明抱著諸葛恪側身,“兄長還是出去再說吧。”然後,看著我,他笑語暖和,“阿碩,勞煩你去溫茶。”

關於少時的對話,似是拉近了兄弟間的交誼,諸葛瑾不苟談笑的容顏之上垂垂暴露歡愉來。諸葛均則是被說得瞠目結舌,盯著孔明一副不成置信的模樣。孔明則是沉默,看著本身的遠親兄長和幺弟,笑容可掬。

“你結婚我趕不及前來,遂想著年節來此看看你。”諸葛瑾言語一板一眼的,兄弟之間的對話是以顯得非常陌生。

頓了半晌,我笑著否定,“那些不過是傳聞,多為虛言,嫂嫂莫要信得好。”

我聞言,拘禮地笑著點頭。

對著女子歉然一笑,我趕快回身拜彆。身後,女子嬌嗔的聲音,“喬兒,你這個不孝子,竟是喚錯人。”奶娃娃倒是不滿地嗯嗯啊啊起來,極其委曲的腔調。

一場風寒以後,已是年節。諸葛廬的年節要比黃府的簡易很多,不必沐浴換衣亦是不必大肆祭祖,隻除了掛上桃符。

粗陋的外堂,三個略有類似的男人圍案而坐,一個不苟談笑,一個含笑晏晏,一個容顏明朗,三種風采,三種人生。

……

“月英。”放動手中的青菜,她意味深長地扣問我,“孔明同阿都可曾指責過子瑜?怪他當年隨後母拜彆而未照顧他們二人?”

“到底是嫡親,嫂嫂不必擔憂。”血濃於水,縱使今後各事其主,我想這份兄弟之情皆是難變。再者,劉備和孫權今後雖有爭鋒相對,但是在很多時候大要上還是結合的。

……

“是啊。”相視一笑,我同她心神體味。諸葛家的三兄弟,長兄用心良苦,沉默不言數多年;二兄節約持家,一人擔起哺育幺弟的重責,未曾抱怨分毫;幺弟幼年天真,不枉二位兄長的苦心。

我默聲地上前奉茶,反應略同於諸葛均,不過我冇有驚奇出聲,隻是沉默地來沉默地去,不想粉碎這份調和。

諸葛喬……回顧又看了看那奶娃娃,我終是無法地搖首,揚長而去。

“兄長是個極好的兄長。”我笑起,給出評價。固然,孔明同諸葛均幼年早孤,家道貧寒,但是能有如許的兄長又怎能不算是福呢?

我沉默,她倒是未止言語。略帶感喟,她道:“他們兄弟三人自幼年彆離,而後展轉多年未見,情義自是淡薄了很多,你說,那裡有同胞兄弟如他們普通?”

反握住嫂嫂的手,我早已被她言語中的兄長打動,遂承諾,“兄長的好,我同孔明及阿均定會銘記於心。隻是,還望嫂嫂曉得孔明同阿均亦是有苦不能言。”

不過,如此溫文有禮的孔明少時竟也是那般惡劣的模樣,委實有些難以設想。摘擇動手中的青菜,我忍俊不由,隨即暗自決定入夜後定要好好地問問他。

“這世上豈有空穴來風之理。”她轉眸望向我,密切地對著我言:“你我既已是一家人就莫要過分謙遜。孔明既然娶了你,那你必定是有過人之處。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