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煒想了想又說道:“若立此‘招賢館’,還要考校諸人的真才實學。我意,立文、武兩項,能夠分而取之。再選二報酬兩科主考,親身考校,以後報之於你,由你親身甄選,如何?”
郭嘉欣然領命,恭聲應“喏”。
韓煒倉猝攙起郭嘉,說道:“與奉孝相見恨晚矣,奉孝覺得當今之勢如何?”
韓煒聽後,心中大定,說道:“奉孝公然不虧鬼才之名!如此,靜觀豫州其變。”
郭嘉麵前一亮,幾次點頭,說道:“將軍此舉甚妙!如此,便可剔除渾水摸魚之人,事半功倍。”
韓煒此時在內心把典韋的祖宗八輩都感激了一遍,若不是典韋把郭嘉抓住,豈會有此機遇?倘若郭嘉如以往一樣被典韋趕走,那勢需求去投奔曹操。到當時,韓煒還不把腸子悔青?
郭嘉雙手負於後背,目不轉睛的盯著韓煒發問。
韓煒端著一杯水遞給郭嘉,郭嘉接過一飲而儘,而後接著說道:“昨日,與文若等人喝酒,得知將軍現在樂不成支,墮了大誌壯誌,可惜非常。嘉,隱居多年,不問世俗。可將軍之名卻如雷貫耳,殺羌胡,平西涼,驅匈奴,誅董卓。武功武功,受世人之獎飾。嘉,欽慕非常,經常思之投奔,怎奈白身相伴,無從為之。本日飲醉,卻不能放心。這纔有了痛罵府門之故,而如此作為不過是想見將軍劈麵,問一問將軍,何日縛赤龍?!”
汗青上,曹操公佈《求賢令》之時,曾說過:“二三子其佐我仄陋,唯纔是舉,吾得而用之。”這纔有了成語:“唯纔是舉”。也是如此,曹操麾下纔會文臣如雲,武將如雨。
韓煒一拍額頭,說道:“郭奉孝,我是要征辟你!你覺得我要何為?!”
郭嘉接著說道:“若如此來看,便是劉備失勢,但是,徒有其表。劉玄德雖為梟雄,手腕頗豐,但雙拳難敵四手。外有黃巾餘黨擾亂,內有劉寵舊部掣肘,加上另有一個狼子野心的袁術。他劉備有如此大的本領,能夠抵抗四方之敵嗎?此時,將軍兵臨城下,劉備必敗!”
韓煒問道:“為何此時脫手?”
韓煒鎮靜的說道:“好一個‘招賢令’,從本日起,奉孝便辛苦一些,兼任招賢館主事,廣招天下賢士。”
郭嘉聽後,隨之一陣衝動。這是知遇之恩,所謂士為知己者死。韓煒如此做法,正合郭嘉的胃口。
韓煒頓時說道:“奉孝,現在你來了,擒龍定鼎,指日可待。郭嘉服從,本將軍征辟你為驃騎將軍府智囊祭酒,隨吾擺佈,參讚軍機。比六百石,與長史同。”
郭嘉連連擺手,神采並不悲觀。
韓煒心中“格登”一下子,暗道:本來曹操公佈招賢令,是郭嘉的重視。
郭嘉起家,侃侃而談道:“無他,隻是感覺將軍為何要不思進取,纏足不前呢?現在漢室不振,天下將大亂矣;恰是要激流勇進,成其大業。嘉,畢生所願便是要尋一明主,臣之,輔之。前些日鄙人從河北返來,本覺得袁本初乃明主;誰料其人倒是庸碌之輩。雖說袁紹仿效周公禮賢下士,但卻不知用人之道。思慮多端而貧乏方法,愛好策劃而冇有定奪。如此庸主,實在不堪。”
郭嘉侃侃而談,看著韓煒說道。
郭嘉暴露自傲的淺笑,言道:“先取豫州,乃上策也。豫州權勢稠濁,定要率先取之。黃巾餘黨占有汝南等郡已久,百姓苦不堪言。雖有陳王劉寵與其周旋,但卻冇法斬草除根。將軍又表奏劉玄德為豫州牧,此舉甚善。眼下當結好劉備,讓其為將軍探探豫州的真假,豈不美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