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烽煙萬裡_第418章 虎癡宛城戰老將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黃忠擎刀一指,笑道:“小後生,老夫也不欺你,臨時讓你三刀,如何?”

五百人一個個頭巾摸額,耳邊倒插鵰翎,鷹羽所體例的披肩,大紅中衣皋比靴,個個背弓挎箭,左手是藤牌,右手是利刃,各個精力抖擻。這支人馬名曰:鷹揚。

虎將銳卒出雉縣直奔宛城而去,隻用半日時候便到了宛城。

韓煒見大帳空空如也,身子一軟攤在皋比交椅上,抬頭朝天,婆娑著皋比,懶惰的說道:“唉,早曉得蔡瑁能夠雙手供上宛城,就不讓轟隆車出動了,這城牆損毀嚴峻到時候還要重新構築。另有黃忠這故鄉夥,到時如何勸降呢?”

馬超又看了看參軍楊修,問道:“德祖,你世代簪纓之家,才乾不凡,可知兄長深意呐?”

老將黃忠聽聞許褚隻帶了八百兵卒,自大道:“公子恪守宛城,少不得人手,老夫隻帶五百親衛健卒前去會一會這虎癡。昔日與其兄敵手,頗不痛快,傳聞這個許褚有萬夫不當之勇,搏殺之時好像瘋虎,本日碰上老夫恰好伏虎!”

宛城標兵也早已探得真假,早早稟報了劉磐,老將軍黃忠黃漢升得知,主動請纓截擊許褚。

許褚但是愣頭青,聽聞劈麵那老匹夫小覷了本身,也不贅言,冷哼一聲打頓時前,意欲先動手為強,一刀劈了這故鄉夥。

許定、許褚兄弟相視點頭,不明以是。

八百許氏族兵都是暮年跟從許褚而來,本來有一千餘人,現在隻剩八百。這八百後輩兵顛末烽火磨鍊,可謂是精兵悍卒。

“老將軍廉頗之勇,不過此番前去還是要多多保重。”劉磐叮嚀道。

在大纛旗下有一匹黃鬃駿馬,膘肥身健,四蹄碗大,周身充滿玄色斑點均勻四散,與豹子如出一轍。故名:花斑豹。

這是何故呢?明顯因為是黃漢升百發百中,一箭定乾坤!豈會用得上那很多啊!

許褚出列道:“將軍,末將願願率本部人馬攻城。”

馬鞍橋上端坐著老將軍黃忠黃漢升,身高在八尺開外,老將生得是蜂腰扇骨,細腰乍背。神采紅潤,精力矍鑠,可謂白髮童顏。彆看黃忠鬚髮皆白,但那精氣神也毫不比許褚差。

馬超點點頭說道:“嗯,怪不得兄長讓你隨行,公然有點意義。既如此,便依令而行吧!”

許褚點齊了兵馬,頂盔摜甲,穿戴整齊,這身披掛乃韓煒賜下的,因許褚有“虎癡”之稱,便名曰:虎嘯。再賜一匹綠驪驄,也是烏孫良種。手裡是軍器局特地為其打造的長刀,刀鋒苗條,上有九個金環,刀起刀落嘩楞楞直響,金屬碰撞之聲更叫人膽顫心驚。此刀名曰:猛虎九嘯聚山林。

明天就是明天了,虎癡許褚與老將黃忠不免一場凶殺惡戰。

普通的鵰翎箭得二十支,這老將軍卻隻帶三支。

老將手中倒提著一口金背滾珠刀。怪不得荊州黃忠鼎鼎大名,人稱四寶老將,是寶刀寶甲,寶弓寶馬。

雉縣,韓德騎快馬趕到,麵見馬超傳達了韓煒的號令。

黃忠這寶刀大有說辭。這口刀很獨特,刀頭、刀杆、刀攥之長度涓滴不差,那刀頭是三尺三寸三分三,背兒厚有一指多寬,刃薄一絲,光閃閃敞亮亮,更加奇特的是在那刀麵之上一邊刻著一條銀龍,刀尖上一輪紅日,下是一彎明月。

楊修極善於洞察民氣,思考半晌說道:“將軍,末將覺得定是武成私有了取宛城的萬全之策,而讓士卒先登搶城怕是為了欲蓋彌彰,以免城內劉磐起疑。故而還請將軍儘力共同,以免壞了武成公策劃。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