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烽煙萬裡_第604章 蠻荒之地,亦有高士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孟節又道:“殿下休疑,容老夫片言。某父母所生三人:長即老夫孟節,次孟獲,又次孟優。父母皆亡,二弟強惡,不歸王化。某屢諫不從,故改名改姓,隱居於此。今辱弟造反,又勞殿下深切不毛之地,如此生受,孟節合該萬死,故先於殿下之前請罪。”

韓煒驚詫,一時候瞠目結舌,不敢信賴。

老叟笑道:“老朽姓馬名義,祖上乃伏波將軍親衛,當年留此守廟。故而老朽宗族亦曆代保護伏波將軍。今聞涼王仁德恩德,軍中又有伏波將軍先人,故特來指引。”

此泉以外,又有三泉:東南有一泉,其水至冷,人若飲水,咽喉無暖氣,身軀軟弱而死,名曰柔泉;

老叟這才說道:“大王勿憂。老夫指引一處,能夠解之。”

韓煒躬身見禮:“老丈有何高見,望乞指教。”

韓煒歎道:“孟公真乃南蠻之聖賢也!”遂與孟節說道:“孤願立公為王,不知公意如何?”

韓煒告之:“孤領雄師至此,欲服蠻邦,使歸王化。不期孟獲潛入洞中,軍士誤飲啞泉之水。夜來蒙伏波將軍顯聖,言高士有藥泉,能夠治之。望乞矜念,賜神水以救眾兵殘生。”

隱者叮囑韓煒:“其間蠻洞多毒蛇惡蠍,柳花飄入溪泉之間,水不成飲;但掘地為泉,打水飲之方可。”

韓煒又求取“薤葉芸香”,隱者令眾軍肆意采納,並告之:“大家口含一葉,天然瘴氣不侵。”

韓煒大喜,深知必是此處無疑。到莊前扣門,有一小童而出。

因而孺子引王劃一一起啞軍,來到溪邊,打水飲之;隨即吐出惡涎,便能言語。孺子又引眾軍到萬安溪中沐浴。

韓煒大驚,便知是中毒,遂自駕墨獅子,引眾將前來看時,見一潭淨水,深不見底,水氣凜冽,軍不敢試。

黃權此時進言:“大王,臣覺得孟獲四次遭擒,既已喪膽,安敢再出?況今氣候酷熱,軍馬疲憊,征之無益;不如……不如班師。”

次日,韓煒備信香、禮品,引王平及眾啞軍,連夜朝馬義老者所言處而去,迤邐而進。

韓煒接著說道:“如此則蠻方不成平矣。蠻方不平,孤心難安!”

隱者曰:“久聞涼王殿下大纛南征,安得不知!”

韓煒上馬,登高望之,四壁峰嶺,鳥雀不聞,心中大疑。忽瞥見遠遠山岡之上,有一古廟。

又將四泉資訊反覆,蓋因韓煒並不知情,必須由深知內幕之人道出。

西南有一泉,沸如熱湯,人若浴之,皮肉儘脫而死,名曰滅泉。

馬超、馬岱聞言當即給老者施禮,感其大恩。酬酢再三過後,韓煒帶眾將分開。

韓煒與眾將攀藤附葛而到,見一石屋當中,塑一將軍端坐,旁有石碑,乃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廟:因平蠻到此,土人立廟祀之。

孟節幾次點頭,說道:“為嫌功名而逃於此,豈複有貪繁華之意!”

韓煒遂令王平領數百軍為前部;叫新降蠻兵帶路,尋西北小徑而入。

韓煒請老叟入廟,禮畢,對坐於石上。

韓煒感念大恩,拜求隱者姓名,隱者笑曰:“某乃孟獲之兄孟節是也。”

隱者笑道:“量老夫山野廢人,何勞殿下屈駕!此泉就在庵後。”

老叟答道:“老夫久聞涼王殿下之隆名,幸得拜見。蠻方之人,多蒙丞相活命,皆戴德不淺。”韓煒之仁德報應在此閃現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