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烽煙萬裡_第636章 黃漢升寶刀未老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淩統苦諫,文鴦倒是不聽。

黃忠正想領軍出戰,牙將陳式說:“將軍不必輕出,末將願往抵擋。”

當時看到黃忠大隊人馬擁上,隻好棄山而走。黃忠得了山頂後,正和陽明盜窟相對。

卻說黃忠和鐘會領兵屯駐在陽明山口,多次應戰文鴦,文鴦倒是死守不出,想要強攻,又擔憂山路傷害,難以料敵,隻好也作扼守。

黃忠抬頭看到山頭稍平,山上獨一少數人馬閒逛,便決定夜襲一陣。

黃忠大喜,就號令陳式領一千軍兵出山口列下步地。

卻說文龍領敗兵逃回,見到文鴦說黃忠奪了劈麵山頭。

文鴦顛末數戰連勝,不免血氣方剛,幼年浮滑。樸重倨傲之際,豈能服從淩統之言?

直到中午今後,鐘會看到吳兵全都倦怠,銳氣已墮,大部分都上馬坐息,因而將紅旗招展,鼓角齊鳴,喊殺聲大震,黃忠一馬搶先衝下山去,如同天崩地塌之勢。

淩統領兵迎擊,黃忠、黃敘、陳式三下夾攻,混戰一陣後淩統敗走。

黃忠聽後大喜,服從鐘會之計安排。

淩統卻勸說道:“此乃反客為主之計,不成出戰,出戰必有失。”

正想退後時,背後文鴦領兵凸起,陳式不能抵擋,被文鴦活捉回到寨中,部卒大多投降。

文鴦大怒,驟馬直取黃忠。此乃黃忠用心激憤文鴦上前廝殺,兩將交馬戰到二十多個回合,文鴦營中俄然鳴金出兵。

文鴦分兵圍住西山後痛罵應戰。

文鴦舉目而望,深覺得然,就退兵死守不出。

鐘會說道:“文鴦雖頗具智勇,但為人輕躁,脾氣樸直。可讓我部士卒拔寨進步,步步為營,勾引文鴦來戰而擒。此乃反客為主之計。”

韓煒大喜,加封黃忠為飛衛大將軍,設席慶功。

文鴦不聽,卻說道:“老匹夫占了西山,隨時能察看我軍真假,若不出戰,莫非讓其先發製人?”

遂號令其弟文虎領數千軍兵出戰,直到黃忠寨前。黃忠上馬提刀迎戰,和文虎交馬才一合,就活捉文虎回寨。

鐘會用手指著遠處說:“陽明山西巍,有一高山,四下裡皆為險道,登上此山能夠察看文鴦寨中的真假。將軍如果獲得此山,此克服局可成!”

淩統大驚,隻好和文龍領敗兵到江邊安營,一麵派人飛報給孫權。

孫權對黃忠、鐘會可謂恨之入骨,因而親統雄師來到陽明山意欲一解心頭隻恨。

黃忠拔寨進步,步步為營,每營住下數天後又進步,文鴦傳聞後想要親身出戰。

小校答覆道:“啟稟將軍,我部標兵發明山凹中有涼軍旗幡數處,恐怕是伏兵,故而召將軍返回。”

文虎軍兵殺出和陳式比武。戰不到數個回合,文虎詐敗退走。陳式緊緊追逐,走到半路時,被兩山上擂木箭石打將下來,不能進步。

鐘會此時說道:“將軍可守在半山,鄙人就在山頂。等文鴦安耐不住下山時,鄙人便舉起白旗,將軍要按兵不動。等他倦怠不防備時,便舉起紅旗為號,將軍下山反擊。如此以逸待勞,必能取勝。”

鐘會在山上舉起白旗,任憑文鴦各式唾罵,黃忠就是不出戰。

淩統勸諫道:“此乃鐘會之謀。賢弟不成出戰,隻應死守。”

孫權傳聞文鴦被擒後,放聲大哭,失了文鴦,江東另有何勇將能與大涼對抗?

有敗兵逃得性命後回報黃忠,說陳式被擒,黃忠倉猝和鐘構和議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