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漢末群雄_第123章 稱帝風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袁紹、劉表接踵稱帝,對韓彥來講,打擊是龐大的,這就代表著他手中的天子差未幾將近成為廢料了,而本身還是花這麼多賦稅養著他,讓韓彥內心很不舒暢。

“末將明白了!”徐榮當下也是欣然領命,他與公孫度畢竟是同親,如果能夠勸說的了,他也歡暢,如果公孫度真的想打,他也隻能服從了。

“請我皇登台祭拜六合!”

荀彧顛末前次的事情,已經看得很透了,但是他對漢室在天下民氣當中還是占有必然的分量的,韓彥持續尊奉漢帝,好處還是有的。

劉表稱帝以後,相沿漢之國號,定襄陽為南都,任命蒯越為丞相,蔡瑁為大將軍,蒯良為司空,李珪為禦史大夫,從子劉磐為驃騎大將軍,文聘為車騎大將軍。同時也和袁紹一樣冊封蔡瑁之妹為皇後,宗子劉琦為太子,次子劉琮為長沙王,大肆封賞群臣,還冊封劉備為楚王,總領揚州軍政諸事。

“文若所言甚是,眼下就先讓他們張揚一時吧,我欲秋收以後先減除東北的公孫度,徐榮將軍,當年公孫度是受你保舉才當上了遼東太守,這些年他羽翼漸豐,你寫信勸勸公孫度,如果能降,也省的雄師千裡遠征,如果他不見機,那再動兵不遲!”

“主公,管他呢,所幸廢了阿誰寡情的天子,主公也稱帝就是了!”呂布說的很直接,對於韓彥稱帝,他是冇有定見的。

“夏忙期近,都去忙吧!你們這些將軍也要主動練兵,隨時籌辦出征。”

袁紹在稱帝以後,就給曹操下達了一份大齊天子的聖旨,冊封曹操為魏公,對曹操也非常禮遇,飛黃騰達也不忘昔日的小火伴,兩人友情匪淺,當年冇一起少乾偷雞摸狗的事情。

“溫侯!”荀彧當下也是沉著臉,他並不是分歧意呂布的定見,而是不喜好呂布莽撞的性子。

“以是,主公,眼下務實不務虛,學韓子俊纔是,天子那般對他,他還不是忍了下來,主公也不必焦急,他日天下之歸屬,必在於主公和韓子俊之間。”

就在袁紹稱帝後的第三天,荊州的劉表也在襄陽北郊築台加冕,公佈即位聖旨:天子臣表,敢用玄牡,昭告皇每上帝、後土神隻:漢有天下,曆數無疆。曩者王莽篡盜,光武天子大怒致誅,社稷複享。今韓彥載其凶逆,踩踏神器。群臣將士覺得社稷墮廢,表宜修之,嗣武二祖,龔行天罰。表惟否德,懼忝帝位,詢於百姓,外及蠻夷君長,僉曰天命不成以不答,祖業不成以久替,四海不成以無主,率土式望,在表一人。表畏天之威,又懼漢邦將湮於地。謹擇元日,與百僚登壇,受天子璽綬。修燔瘞,告類於大神。惟大神尚饗!祚於漢家,永綏四海。

袁紹稱帝了,袁紹因根底位於齊魯之地,雖建國號為齊,定都彭城,袁紹稱帝以後,任命逢紀為太尉,郭圖為司徒,荀諶為相國,崔钜業為尚書令,文醜為大將軍,廣封文武群臣。同時,加封宗子袁譚為魯王,次子袁熙為城陽王,三子袁尚為東海王。

“仲德的意義是兩不獲咎,接了袁紹的聖旨,但是對外還是以漢臣自居?”

公元197年,春夏之交四月,齊魯大地恰是百花鬥麗之際,田畝之間,百姓耕耘,殷殷切切,都期盼著本年能有個好收成,而在彭城北郊,一座龐大的高台巍然聳峙,高台之下,人頭攢動,明天,就是山東第一大諸侯袁紹袁本初稱帝的日子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