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漢末群雄_第六章 袁紹的謀劃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“多謝袁公正視,然我已經是韓冀州帳下之人,正所謂忠臣不事二主,我辛評固然談不上忠臣,但是卻不是在這個時候棄韓冀州而去!而我此番前來,乃是向袁公傳達韓冀州的軍令,韓冀州有令,命袁公出兵平原,截斷鞠義後路,而後與韓冀州夾攻鞠義,一舉破敵。”辛評直接回絕了袁紹的招攬之情,說出了此行的目標。

辛評走後,袁紹當即找來了郭圖、逢紀、荀諶等首要謀臣,如許的大事,袁紹實在難以自決,他需求聽聽身邊人的定見,以是他將世人都請了過來。

袁紹也感覺兩人說的很多,本身徒耗兵馬幫忙韓馥安定鞠義之亂,本身最後又能獲得甚麼,白白喪失了精銳不說,隻怕最後甚麼都得不到,並且袁紹已經獲得鄴城當中標兵傳來的動靜,韓馥已經退居幕後,此番平叛的是韓馥之子韓彥,韓彥在出征之前,大肆收攬民氣,袁紹感覺鞠義的勝利概率不高。

袁紹聞言,神采微變,但是隨機又規複了笑容,謂辛評說道:“仲治,我渤海瘠薄,兵不過萬,自守尚還能夠,如果傾巢而出,隻怕那些冬眠的黃巾亂軍就會順勢而起啊,但願仲治能夠向韓冀州表白我渤海的難處啊,實在是氣力不濟,心不足而力不敷啊!”

“主公,友若先生所言有理啊,如果主公能入主青州,以雷霆手腕震懾宵小,而後厲兵秣馬,能夠待機而動,依部屬看,鞠義之亂不是那麼輕易安定的,主公不成坐失良機,待青州初定以後,如果鞠義和韓文節兩敗俱傷,主公可攜青州勁旅篡奪冀州,如果冀州有望,可南下徐州,西定兗州,占有中原,主公乃豫州士民翹首之仁主,屆時長江以北、黃河以南,皆是主公的了……”說話的是袁紹的親信郭圖,郭圖很早就跟從袁紹,且長於測度民氣,見袁紹提出如許的建議,就看出袁紹不滿足與渤海太守之位,但是攻取冀州又一時候難以實現,若以就攛掇袁紹南下青州。

“諸位既然都同意,那就事不宜遲,傳令下去,無今後兵發青州。”

“仲治啊,既然來了,就不要走了,現在冀州太亂了,鞠義反了,韓冀州隻怕難以抵抗啊,不如留在渤海,等戰事落定以後再歸去吧!我與仲治一見仍舊,另有很多話想與仲治相敘啊!”袁紹毫不粉飾的想招攬辛評,言語當中大有一副求賢若渴之情。

“那就借先生吉言了!”

“主公,此事千萬不成,我渤海並不過兩三萬,維繫用度已經很困難了,如果出兵,實在難以維繫。”逢紀第一個站出來反對。

荀諶點點頭,表示附和,道:“這確切不失為一個好的機遇,眼下青州無主,以主公之人望,如果入主青州,青州士民必將簞食壺漿以迎之。”

不得不說袁紹確切被郭圖的一番說辭說動心了,本身早就不滿足一個小小的渤海太守之位,攻韓馥,又會落人話柄,不然他早就對韓馥用兵了,現在如果能先去青州也無不成,總比坐等要強,且徐州刺史陶謙年已六旬,隻怕冇有多少光陰,如果能搶先占有青州,到時候徐州也是唾手可得,坐擁青徐,窺視中原,袁紹非常等候。

渤海郡,治所南皮,渤海乃是冀州大郡,戶口十餘萬,袁紹入主渤海以後,勤修武備、廣攬人才,部下文有逢紀、郭圖、荀諶、崔钜業、管統、袁遺、劉獻等人,武有文醜、顏良、蔣奇、趙叡、眭元進、周昂、淳於瓊、呂威璜等將,文昌武盛,擁精兵數萬,一向就有窺測冀州之心,隻是一向貧乏一個機遇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