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鴻鵠高飛_第一百八十五章 隻能這麼辦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“該當如此!”

此次的戰役是由王匡做主將,曹操是幫手的,既然主將作出了決定,他也就隻能從命安排。畢竟這是人家本身的地盤,一個外人不好多嘴多舌,以免被人感覺用心不良。

這個事情夏侯惇還真不曉得,他之前就是讀書、射獵、當小吏,就冇進過朝廷。對於郭翼這類起步便是九卿的高官,他也隻是聽過傳播的事蹟罷了。

王匡帶著軍隊來呼應會盟,成果被人偷了故鄉,世人於情於理,都應當幫他把地盤搶返來。何況會盟就是為了討董,郭翼就是董卓部下,更冇有推讓的來由。

“主公,那為何不勸止王將軍?”

“奇策!”王匡聽了頓時眉飛色舞,倉猝道:“事不宜遲,我們這就解纜。”

搞完會盟典禮,麵對的第一個題目,就是河內郡丟了!

“好!”

“孟德可有良策破敵?”

諸侯們各自回營,紛繁率兵西進。

王匡卻不體貼這些,他焦急的是本身甚麼時候能夠奪回河內。隻要地盤拿返來了,到時候把百姓遷回本地便可。

袁術到了以後,會盟典禮也就正式停止。在酸棗早已築造了一座高台,袁紹作為盟主,帶頭登台,慷慨激昂的唸了陳琳寫的《伐董賊檄》,然後殺牛馬,以血塗麵,對天宣誓,表示盟約結成!

孫堅勸諫道:“將軍,不如我軍搶先一步,先立下首功,也好揚威!”

孫堅帶上人馬,冇有挑選隨大流往西走,而是從袁術駐兵的封丘解纜,往南走。不過五日工夫,便拿下了中牟、開封兩縣之地,打出了氣勢,打出了風采,立下了盟軍的甲等大功。袁術頓感臉上有光,在諸侯麵前也長了很多氣勢。

夏侯惇見曹操神采有些不天然,便低聲問:“主公,此計不當?”

“龍騎營有馬隊一千五百人。自郭翼安定涼州起就已經體例成軍,在揚州之時一起摧枯拉朽。那但是吳越之地,到處都是水路、山丘,馬隊到處受阻尚且如此。朝歌城外的牧野,那但是一片坦途,能讓數百萬雄師交兵的處所。我們這加起來不過一萬兵力,被龍騎營一衝,你我隻怕人頭不保!”

曹操搖點頭,感喟道:“除非采納奇襲,連夜渡河,不然難於上彼蒼。”

王匡略微復甦點,乃至隻要他現在有一塊落腳點,他都不會這麼冒險。但統統人都曉得,他唯有以身犯險一條路。不然今後就隻能搖尾乞憐,供人差遣了。

曹操回過甚,發明是本身的人,便問:“元讓,你有甚麼主張?”

曹操看著對岸的營寨,哈哈大笑,衝身邊的部屬說:“郭子鴻移民四十裡,在黃河岸邊築城,隻待來歲開春,河水上漲,稍有不慎,便是千裡大水,這些百姓都是死路一條。看來郭子鴻也不過是浪得浮名!”

“嗯。你帶五千兵馬,打頭陣,這首功算你的。”

曹操便率先發起。從陳留、魏郡兩路出兵,篡奪河內,立下第一功!曹操列出三條必勝的來由:第一,郭翼火燒河內,民氣儘失。第二,蔡琰軍長途跋涉,怠倦不堪,必會拖累郭翼軍。第三,董卓剝削軍餉,扣押兵員,與郭翼間隙不小,不會派雄師援助。有此三條,河內必能拿下!

事關本身安身立命的地盤,王匡率先站出來,言辭誠心道:“諸位大人,鄙人在河內有聲望,得民氣,隻要度過黃河,不出三日,必可奪回河內,兵臨雒陽。屆時與諸位大人一齊打擊,必能誅殺董賊,匡扶漢室。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