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主公,元歎有此擔憂也是為主公著想,不過我有一個彆例,可保無憂!”這時,張昭開口說道。
此時穎川個人和曹操已稍有嫌隙,故而荀彧、荀攸二人冇有答話,賈詡又遠在長安,程昱想了想說道:“丞相,可用二虎相爭之計。”
“哦,如何讓二虎相爭?”曹操頓時說道。
三月,傳聞公孫病癒反,丞相曹操欲平遼東,以是調集各謀士相商。
“諸位,現在開春,我欲先取遼東,再平西涼,先安定北方,最後再南下用兵。怎奈韓宇、孫權二人野心不小,知我提兵前去遼東,他們若起兵北上,首尾難顧,如之何如?”曹操開口問道。
“嗯,仲德詳細說來。”
待鄧芝退下,孫權對世人曰:“鄧芝所言句句坦誠,可見平南將軍與吾同心,並且如按平南將軍所說行事,待曹操提兵北上,孫韓二家再同時攻打壽春、宛城,曹軍三線作戰,顧此失彼,我江東可得壽春也,若得了壽春,今後用兵中原那就便利的多了。”
“智囊,如果伯言之計勝利,廬江、豫章二郡唾手可得,篡奪全部江東也未可知,不過勝利的關頭是二位出使江東和山越的使者,不知智囊有甚麼好的人選?”韓宇說道。
鄧芝見了孫權,主動說出曹操請了聖旨讓平南將軍出兵討伐東吳,此乃曹操的二虎相爭之計,意在讓孫韓二家兵戎相見,曹操便可坐山觀虎鬥放心出兵遼東。又說平南將軍曉得唇亡齒寒的事理,孫韓二家的聯盟牢不成破,但陛下的旨意不得不遵,以是平南將軍會做做模樣,領兵佯攻廬江,讓曹操感覺二虎相爭之計得逞,然後放心出兵遼東,到時,平南將軍便會撤兵,然後北上攻打宛城,也請江東同時出兵壽春,二家一起攻打曹操,如能取勝,則二家氣力愈強,教曹操今後不敢輕言南下。
諸葛亮想了一會,說道:“鄧芝鄧伯苗出使江東,伊籍伊機伯出使山越。”
公元209年至公元211年,大漢可貴有二年多冇有大的戰役,百姓得以喘氣,各路諸侯養精蓄銳。
待天使分開,韓宇即令鄧芝出使東吳,伊籍帶著大量的金銀珠寶出使山越。統統打算結束,隻等二人順利返回。
“嗯,此計甚妙!我明日便奏請陛下封韓宇為平南將軍,孫權為中郎將兼揚州牧。”曹操笑道。
“嗯嗯,”張昭、諸葛瑾等人聽了紛繁點頭。
聖旨達到襄陽,韓宇接旨,說定會順從旨意起兵伐吳。
韓宇聽了,讚道:“好,命令鄧芝前來襄陽,由智囊點明此中關頭,待陛下下旨討伐江東以後出使江東;待鄧芝解纜後伊籍出使山越,商定出兵江東。”
顧雍聽了,想想彷彿也冇有甚麼縫隙,以是點頭同意。
“這……”顧雍一時無言以對。
同一天,諜報司送來陸遜密信,韓宇看了以後,大呼道:“智囊,機遇來了。”
程昱說道:“丞相可下旨封韓宇為平南將軍,總督荊州、揚州二州,然後封孫權為中郎將兼揚州牧,令其子孫登前來許都謝恩,孫登年幼,又是孫權宗子,孫權怕丞相留孫登為質,必不肯送孫登前來許都,到時丞相能夠討逆之名,下旨命韓宇討伐孫權,韓宇一向自誇忠於漢室,不敢違背聖旨,自會起兵伐吳。”
話說秣陵路近,又是水陸順江而下,不幾日就達到秣陵。
諸葛亮得知以後,頓時奉告韓宇這是曹操的二虎相爭之計,意在荊州與揚州兵戎相見,他可趁機出兵遼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