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黃巾蔽天_第四章 結義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

搞定劉備以後,接下來就該去找關張了。

“吾早欲出去,追求前程,但官府清查的緊,不敢擅離。”

當時,關羽正在清算本日剛從林裡打來的野棗,籌辦明日托人帶去鎮上換些賦稅,替補家用。突見張角三人,心中頓生警戒,心道:“莫非是來拿我的麼?”,但一細看何曼手中之旗,頓時瞭然。其心中對角亦是好生敬慕,從速上前見禮相詢。

“不瞞兄弟,吾乃河東解夫君也,因本處勢豪倚勢淩人,被吾殺了,避禍江湖,五六年矣。”

計議已定,張飛說:“我家後院有片桃林,現下正值桃花盛開,甚是斑斕,不如去此處結義何如?”

兩邊,見禮已罷,相談甚歡,感覺非常有緣,相見恨晚。因而相邀,聯袂同業。

二人似有說不儘的話題,暢談間,不覺夜已深,兩邊皆有醉意,因而相約明日再飲。散席後,各自回房睡覺不提。

是夜,待統統清算伏貼後,角上床睡覺,一夜好夢自不必說。

次日,張角告彆,飛萬般挽留不得,相約他日再來。告彆張飛後,張角三人一起直奔關羽之處。路上自是少不了治病救人,逛逛停停,當日傍晚纔到關羽莊前。一番探聽之下,得知關羽住處,乃一燒燬土屋。三人一番尋覓,總算找到,到得前來,隻見一壯漢身長九尺,髯長二尺;麵如重棗,唇若塗脂;丹鳳眼,臥蠶眉,邊幅堂堂,威風凜冽。因而乎心中大定,自知此人應當就是關羽了。

次日,三人沐浴換衣,齋戒已畢,於桃園中,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,三人焚香三拜而說誓曰:“念張角、關羽、張飛,雖異父母,既結為兄弟,則同心合力,救困扶危;上報國度,下救黎庶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。皇天後土,實鑒此心,背義忘恩,天人共戮!”誓畢,拜張角為兄,關羽次之,張飛為弟。祭罷六合,複宰牛設酒,聚村夫,就桃園中痛飲一醉。

“某姓張名飛,字翼德。世居涿郡,很有莊田,賣酒屠豬,專好交友天下豪傑。今聞大賢能師親至,故在此相迎。”

一起相談,甚是和諧,不覺光陰流逝,天氣已黑,張角一行已然達到張飛莊上。飛執角手,相邀入內。張飛叮嚀下人殺豬宰羊,備齊酒食,邀角等共飲。席間海吃狂喝,甚是豪放。數晚酒下肚,矜持儘去,隔閡全消,更是和諧,敞開胸懷,無所不談。張飛對張角的才調、胸懷更是敬佩,因而結為知己。

兩邊見禮畢,羽見天氣已晚,再加對張角甚是敬佩,知無數人因其而活,便邀其歸家,小住一宿。是夜,關羽拿出統統酒食與張角相飲,席間相談甚歡,二人俱有交友之心,因而結為知己,至此才敞開胸懷,暢所欲言。酒至正酣,張角問道:“我觀兄弟口音,不似本地人士,不知家住那邊?”

“翼德美意,角感激不儘。”角觀此人,見其身長八尺,豹頭環眼,燕頷虎鬚,聲若巨雷,勢如奔馬。天生一虎將身板,當下內心甚是歡暢,但並未透露。

“恰是鄙人,不知中間何人?”張角假裝不識,以免橫生枝節。

“我觀此地也非久留之地,不知關兄今後作何籌算?”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