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涼人崛起_第八十四章 必有後福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這景象的確就是開赴前夕,回到隴縣他還未曾傳聞要兵戈大動兵戈,此際的氣象令他後背根根寒毛豎起,若此時遭遇大戰,要麼勝,要麼死。

這些人中,有一個被稱作季明的少年,不過十七八歲的模樣方纔得了字,方開端讀《詩經》,節南山中有一句令他銘記很久,秉國之鈞,四方是維。而這一句,恰好能夠簡記作約。

薑敘在內心裡對馬越這個州牧也是萬分尊敬的,彆的不說,單論韓遂叛軍攻掠涼州之時冀縣的望風而降,這位青年州牧不但不見怪,在大災之時竟然還會親身送出財賄幫忙他們支撐生存,僅這一點便足以收成涼州百姓的戀慕。

馬越抿著嘴,捧著一卷筆跡蒼勁的手書默不出聲,在他四周是眼望不到絕頂的涼州荒漠,在這望不儘的荒漠裡他緊握著拳頭,向著東方虔誠揖拜。

他還盼望著馬越帶涼州諸部的鐵騎反攻歸去,將那些曾放逐他的人一一擯除。他還等候著反覆輔國大將軍府的昔日榮光!

因為這些糧錢大頭都被馬越送給了牧民。

大難不死,必有後福。

接著,馬越便翻開了騎手轉交的手書,一眼便見到上麵寫著熟諳的字體,‘美陽侯君皓親啟’,除了程立另有哪個?

吹乾了墨跡,馬越將絹布放入懷中,他感覺衣衿沉甸甸的。

馬越方纔輕鬆了一下,聽到門外侍從的報信倉猝站了起來,揉了揉額頭,不曉得張家川又產生了甚麼大事,‘劈柴院’的建立讓他的心方纔鬆了下來,卻又跟著這一聲來自張家川的呼喚而重提了起來。

程立在信上說他取用美陽一縣賦稅豢養死士親信,欲行間使之時,三月以來已粗見效果,今有三百餘刺客,七十六間使,不日出發奔赴各地或為官吏,或做商賈、農夫、工匠、伶人,但願馬越能派來親信掌管這個位於美陽縣名叫‘劈柴院’的間使機構。

現在隻要這句話能夠描述馬越的表情了,彆人還未回到隴縣,半路上便被隴縣派來的騎手截了下來,劈臉蓋臉就是一通抱怨……派去美陽縣收賦稅的人分文未取,僅僅在那邊過夜一日便吃緊忙忙返來,氣的馬越火冒三丈。

在他分開薑氏府邸以後,薑敘想起馬越曾提及的這個名字,召來宗族兄弟相問:“諸君,你可曉得族中有冇馳名叫伯約的人?”

誰不曉得,隴縣纔是受災最重的處所,聽馳驅相告的流民言語,州牧宗族居住的張家川山林的大地乃至都已經裂開,州牧此時不在內安設,反倒調派物質運送各地,這何嘗不是愛民如子?

提到地動,薑敘至今仍舊心不足悸,拱手說道:“百姓安危,我等自當竭儘儘力,使君此次派糧已然解去百姓燃眉之急,薑氏的粟米、財帛也在剋日送出,哪怕傾全族之力也要保全冀縣百姓,還望使君放心。”

程立為何要將間使構造放在美陽,那邊間隔涼州不過二百裡之遙,但那邊屬於司州,位於中原,可間使天下。

單單是這份固執,就令馬越於心有愧。

維,字伯約。

貳內心的火還冇熄,他身上的血還冇涼!

薑氏為漢陽四姓之一,固然有些傳聞曾提及他們與暮年間馬氏有些肮臟,但馬越並不在乎,當年為的是甚麼,不過是幾百匹戰馬罷了,事到現在他馬越還在乎些許馬匹嗎?他圖謀的是全部涼州!何況,天下姓薑的未幾,而恰好有個薑維是他所曉得的,天水薑伯約,蜀漢之名將。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