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要保持最後的臣節嗎?
將蔣欽、周泰的兩千人收編了,張毅立即向北進入秣陵,派楊延玉、媯覽去江乘縣,派俞敏、戴員去湖熟縣。
“張昭、秦鬆竟然北上了?”張毅驚詫,他對孫翊、孫靜、弘谘、孫輔,他都不在乎,乃至他們帶走的士卒,他也涓滴不在乎。他唯獨在乎的是張昭、秦鬆!一個能臣,一個謀士,真是太可惜了!
張經的話音剛落,丹陽的城門就翻開了,蔣欽、周泰帶著士卒走了出來,將兵器堆放在一起,然後向張經交出印信。他們已經獲得了孫權的號令,讓他們想張毅投降了。
“兩位都是九江人,不如隨我回壽春任職如何?”張毅對他們兩個提出了招攬。
“張紘,武力:62,戰策:58,計略:82,內政:93,教誨:90,交際:91。特性:名臣。”
不過王愷卻對張毅很有好感,他畢竟是張毅呼喚出來。以是他就勸王朗:“現在張鎮東掃平江東,其勢已成,父親便是不看好張鎮東,也不宜和他產生衝突。搶先與其虛與委蛇,纔好脫身。”
算了,不管了。不管如何樣,能夠給本身呼喚過來一個韓世忠,本身這是賺了。
又收了兩員大將,張毅也忍不住對勁。跟著孫權歸降,他已經拿下了江東了剩下就是要好好的將全部江東消化掉,處理世家、山越的題目,將本身的政策推行下去,完整將江東歸入本身的掌控當中。
孫權戰戰兢兢的看著張毅,他向來冇有感受過一小我會這麼可駭。
一千水軍也是軍隊,張毅可不會給孫權留下來,他固然不籌算殺降,但是也不會給孫權留下來任何的軍隊,孫權畢竟是東吳的建國天子,總要防備一下的。
孫權派來的使者就是張紘,張毅對張紘還是聽看好的,江東二張之名,他但是久仰了。
張毅還在秣陵拜訪了一下王朗,當然另有他的兒子王愷。王朗看不上張毅,他是琅琊王氏的鼻祖,琅琊王氏就是從他開端顯赫的。
蔣欽、周泰都是可貴將領,特彆是蔣欽,他兵戈應當很有一套,不然戰策屬性不會達到90。周泰就是一個虎將,虎將張毅部下有很多,反倒是並不太存眷。不過周泰很合適當保鑣,本身或答應以讓魏文通歇一歇了。
“蔣欽,武力:93,戰策:90,計略:84,內政:75,教誨:78,交際:62。特性:名將。周泰,武力:98,戰策:79,計略:56,內政:65,教誨:69,交際:52。特性:虎將。”
王朗想一想也是,這才接管了張毅認命的會稽太守一職。當然,這個隻是虛職,他要和張毅一起回到壽春的。
張毅帶著雄師來到丹陽縣,作為前鋒的張經親身來到了城門前,“吾主張鎮東在此!”
等了大抵幾天,李靖那邊來奉告,他已經接辦了大部分縣城,正在向丹徒挺進。
來秣陵的目標都完成了,但是張毅並冇有焦急前去丹徒。他在等,等李靖的動靜。趁著這時候,他還招降了呂蒙,呂蒙聽到孫權投降的動靜,還不敢信賴,但是當張毅將降書遞給呂蒙的時候,並且讓他見了孫河,他纔信賴。然後呂蒙就很乾脆的投降了,他參軍美滿是投機,現在孫權都投降了,他天然不會殺身成仁了。
張毅在秣陵見到了甘寧和李俊,也獲得了之前黃蓋的死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