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蜀漢中興_第430章 身同感受 首頁

字體:      護眼 關燈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霹雷隆的馬蹄聲中,令狐宇和高翔各領一軍直衝魏軍,在他們身後則是胡坤和趙廣帶領的馬步兵。

就在魏軍衝過浮橋一半的時候,浮橋終究不堪其重,在一陣吱吱呀呀的聲中,從兩端斷裂,橋上之人全數落入水中。

“入彀了,快退,傳令全軍撤退!”此時胡遵才驀地覺悟,神采大變。

發笑之餘,也不由想起當年本身跟隨父輩前去中原的景象,安寧在他的影象裡隻要兒時的印象,父親垂死之際也曾再三交代,必然要回籍祭祖,現在大業未成,兩國為敵,他如何回得了涼州?“就算將軍不顧身故,但你身後這一千多兵士,辛苦跟隨將軍,存亡拚殺,卻要白白送命,於心何忍?”劉封見胡遵躊躇,直接拋出了最後的砝碼,如果胡遵真的寧死不降,也是無法之事。

“久聞將軍大名,本日一見,三生有幸也!”劉封微微點頭,單手扶著腰中寶劍來到陣前,笑著看向胡遵,“曹氏篡逆,逆天行事,民氣儘失,以將軍之智,莫非還要助紂為虐麼?”

此時天氣已經矇矇亮,胡遵神采陰沉,打馬進入營中,正籌辦命人去找徐邈和胡奮,驀地看到不遠處散落一地的旗號和鎧甲,心頭一陣狂跳。

“將軍大義凜然,視死如歸,實在讓人佩服,”劉封擊節而笑,卻又點頭道,“隻是可惜啊可惜,將軍如此執迷不悟,胡氏一門,恐怕就要就義在將軍手中了。”

“將軍本為涼州之人,現在闊彆故鄉,可曾想過有朝一日能衣錦回籍?”劉封卻不動聲色,持續勸說胡遵,“本王在長安敬賢院為將軍留了一席之地,望將軍三思,切莫意氣用事。”

逃回的魏軍方纔神情放鬆,有的人乃至都冇有反應過來,早已放下兵器,卻聽一陣嘈亂之聲響起,大營四周湧出無數敵軍。

胡遵神采一滯,蜀漢的敬賢院已經天下皆知,說白了就是囚禁敵國首要人物的處所,能進入敬賢院的人物都非劃一閒,垂垂竟然成為衡量一小我氣力的標準。

低頭沮喪來至營門,卻見營門口連個巡查的兵士也冇有,一股肝火直衝胸膛,本身帶兵在外存亡拚殺,留守的人馬卻如此粗心,偷懶懶惰。

震天的鼓聲響起,魏軍更是士氣大振,擺佈兩路兵馬也都趕到,同時衝向浮橋,頃刻間三座浮橋上人滿為患,如同爬滿樹枝的螞蟻普通,密密麻麻,有的人乃至被擠落河水當中。

胡遵帶著不到千人狼狽退回大營,遠遠看到大營非常溫馨,臨時鬆了一口氣,再看到遠處垂垂減弱的火光,不由點頭感喟,劉封實在過分詭詐,兩次都被他反計所敗,當真令人無法。

“擂鼓打擊,不成讓蜀軍儘數過河!”胡遵曉得一旦讓蜀軍先過河,對方隔斷浮橋可就費事了,直接傳令擂鼓。

乃至在坊間傳播一句話:你如此本事,如何冇去敬賢院?

不到半個時候,昕水竟被跳水的魏軍完整截斷,河水不竭上漲,無數人被衝到下流去了,河麵上屍身漂泊,慘不忍睹。

“將軍,不好了,前麵有蜀軍殺到!”合法他懊悔剛纔過分焦心的時候,一名親兵匆慌來報信。

。二子胡烈固然不如胡奮馳名,但劉封卻曉得胡烈有個更英勇的兒子胡淵,蜀漢前期鐘會攻破成都,轉而造反,魏軍措手不及,胡烈與諸將皆被封閉,時年十八歲的胡烈身先士卒,帶兵攻殺鐘會,名馳遠近

加入書架我的書架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