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焦心中等候了一天,轉眼到了第二天傍晚。
墜在步隊最前麵的,是一千餘名老弱婦孺。
“大陽城守軍總計八百餘人,大多出城追擊趙雲將軍!”報訊的騎士雙手抱拳,半跪在地上,對劉辯論道:“城內隻餘下一百老弱殘兵,我等在典韋將軍帶領下攻破城池,敵軍儘數投降!”
“我等一擁入城,守軍幾近未有抵當!”聽得劉辯扣問傷亡環境,典韋抱拳答道:“十餘名將士受重傷,並無滅亡!”
顛末十多天的跋涉,劉辯終究領著步隊分開了邙山,橫渡茅津,再次來到黃河北岸。
劉辯雙手叉著腰,瞭望下落日下遠處的大陽城。徐庶則站在他的側火線,與他一同望著大陽城方向。
“本來如此!”徐庶這麼一說,劉辯才明白過來,趕緊翻身上馬,站穩以後對徐庶說道:“智囊的意義是要我等留在此處,矇蔽守軍。”
顛末長年戰亂,不但城外的村鎮火食希少、民不聊生,就連城內,也是一派冷落。
“周倉!”給趙雲和典韋安排過任務,徐庶又回過甚,向跟在劉辯身後的周倉說道:“你馬上帶領兩千原黃巾所部,前去大陽與下陽之間的山林中冬眠,待趙雲引敵軍來到,先以弓箭射殺,封住敵軍退路,而後率軍殺出,務必全殲!”
聽到騎士的喊聲,數千人的步隊全都站了起來,幾千隻眼睛都轉向了正快速奔來的那匹快馬。
領著步隊進了城內,呈現在劉辯麵前的,是空曠的街道和城內一片蕭瑟的景狀。
大多數兵士還穿戴百姓的深衣,固然統統官兵都是一臉剛毅,但從遠處看去,他們卻更像是一支避禍的流民。
典韋持著雙戟,如同一尊鐵塔般站在百餘名官兵前麵,見劉辯領著雄師來了,他趕緊一起小跑迎著劉辯跑來。
“殿下儘管率軍在此處安營,明日傍晚,隨我入城便是!”徐庶微微一笑,翻身跳上馬背,對身後的官兵們喊道:“將士們,搭建帳篷,當場駐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