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著美好且滿載著感慨的旋律,劉辯心中已是悄悄做了決定,如果此番不能勝利壓服蔡琰放棄衛仲道,他便會領軍殺入衛家,即便是落個傷害賢能的名頭,也定要將這泰初絕倫的才女從水火當中救出!
以往在洛陽、在長安,蔡琰都很愛從使女那邊聽些外界的傳聞,此中就有很多,是關於這位帶著王妃逃離洛陽的弘農王。故事聽的多了,蔡琰的少女之心中,也垂垂的對這位弘農王產生了稠密的興趣。
劉辯緩緩閉上眼睛,悄悄的聆聽著著美好的曲調。雖是不懂樂律,可他卻也是曉得一些,唐宋期間,風行的樂器乃是琵琶和笙簫,並非瑤琴古箏,能在聽他吟哦出一首詞以後,立即便配出瑤琴樂律,可見蔡琰對音樂也是很有成就。
低頭撫弄著瑤琴,少女嘴角始終保持著一抹淡淡的笑意。菱角形的嘴兒,雖不似櫻桃小口那般讓人看上一眼就有種想要嘬上一口的打動,可微微帶著笑意時,卻也彆有一番撩人的風味。
安邑城,分為大中小三個城圈。
“四百年來家國,八千裡地江山。鳳閣龍樓連霄漢,玉樹瓊枝作煙蘿。幾曾識兵戈。一旦歸為臣虜,沈腰潘鬢消磨。最是倉促辭廟日,教坊猶奏拜彆歌。垂淚對宮娥。”望著光輝的陽光,劉辯想起了南唐後主的一首詞,稍作了些竄改,背對著蔡琰,唸了出來。
小城則是秦漢期間安邑作為河東郡郡府,在大城城圈內興建。
“殿下年事雖是與奴家相仿,穿的也隻是平常深衣,可渾身卻透著一股肅殺之氣!”蔡琰嘴角掛著一抹甜甜的笑容,神采間帶著幾分調皮的對劉辯論道:“奴家雖未上過疆場,可殿下身上這股肅殺,倒是讓奴家不由會心內發寒。”
聞知蔡琰即將嫁給衛仲道,讓徐庶安排與她見麵,劉辯所做的策畫,便是攪散這場婚事。
在蔡琰十指悄悄撥弄下,琴音繞台迴旋,久久不散。聽著這美好的琴聲,劉辯心內更加肯定,既然他來到了這個期間,既然他能竄改自家必死的運氣,他就要再與運氣抗爭一回,為蔡琰尋得個更好的歸宿。
自下而上望著高台上的少女,劉辯隻覺著好似看到了瑤池仙女普通。那飄飄的襦裙衣袂,隨風擺動,更是給她增加了幾分仙女般的漂渺。
蔡琰冇有說話,她更喜好歌賦詠歎,對疆場殺伐,並冇有太多的興趣,也不知該如何接劉辯的這句話。